|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乌兰察布市地名志

乌兰察布市地名志

关键词:乌兰察布市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乌兰察布盟地名志(1988年10月版)


一 历史沿革

乌兰察布,蒙古语,即“红山口”。在今呼市东北12.5公里大青山脚下。

盟,即会盟。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仿满清八旗例,在蒙古地区原有制的基础上
建立“盟旗制度”,即对归附的蒙古部逐一编旗,划定疆界,从蒙古王公贵族中选任札萨克
管理旗政,然后指定数旗定期会盟于某地,商讨重大事务。清朝指定的会盟地址名称,即作
为盟的名称。清天聪6年(1632年)六个部落旗首次会盟于乌兰察布,始有乌兰察布名称。 

在“乌兰察布”会盟的原六个部落旗:(一)四子部落,或称四子王旗。位于原察哈尔省西
北角。牧地东西宽117.5公里,南北长120公里;(二)喀尔喀右翼部,即喀尔喀右翼旗。
又称达尔罕旗。位于四子部落之西,茂明安之东。牧地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65公里;(三)
茂明安旗。位于固阳县以北。牧地东西约50公里,南北约95公里;(四)乌拉特部。位于
河套以北,沙漠以南。牧地东西宽107.5公里,南北长150公里。乌拉特部又分为三旗--
-乌拉特前旗,在本部的西面,范围包括五原,包头一带及半个河套;乌拉特后旗在本部的
东面,包括包头,固阳,安北一部;乌拉特中旗,在前后两旗之间,包括包头,五原,安北
一部。 

乌兰察布有悠久的历史

从邻近的呼市郊区保和少大窑发现的古人类石器场和毗连的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发现的石
球石器证实:远在旧石器时代,乌兰察布地区就已有人类生存。从察右中旗,四子王旗,察
右后旗,和林格尔县等地发现的细石器以及清水河县呈现的“仰韶文化”证明,在母系社会
时期,乌兰察布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并且会制造石器,从事狩猎,畜牧饲养等生产活动。 

商,西周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游牧部落有面方,獯鬻(xunyu,战国后称匈奴),鬼方等。后来
又有林胡,楼烦等民族。他们骁于骑射,善于畜牧,都做过乌兰察布大地的主人,历史上统
称他们为戎狄。 

战国时期,乌兰察布大部分区域是赵国和匈奴的领地。赵秦诸国纷争,该地域受扰,成为中
原诸国的徼(边界)外地。赵武灵王使林胡,楼烦部臣服后,在阴山下筑长城,至高阙为塞,
使乌兰察布盟隔绝于中原。赵国所修的长城至今还在兴和,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
卓资等地留有遗迹。和林格尔,卓资两县靠近黑河的地方曾是赵国推行“胡服骑射”时的练
兵场。 

战国后期,匈奴控制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秦统一中原后,北逐匈奴,在原来的赵地设置
了云中,代,雁门三郡。并通过“三郡”修了直通今乌兰察布的丰镇,集宁,卓资,和林格
尔,武川等地的驰道。公元前214年,秦把赵燕之长城加以连接和修缮,称为秦长城。它从
河北省进入今乌兰察布境内的商都县,又经过兴和,察右后旗,察右中旗,卓资,武川等地
沿大青山西去。当时该地域属云中郡,雁门郡辖。 

秦灭后,北方的匈奴兴起,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大举南进,今乌兰察布的大部分地区为其
占有。

公元前206年,汉朝统一中原后,匈奴与汉朝形成了对立的局面。匈奴在今四子王旗境内建
立国最高政权机关---中部单于廷。西汉初年的六,七十年间,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并
常有战争。汉,匈初以兵戎相争,后通过“和亲”改善了汉匈关系。“昭君出塞”就发生在
这个时期。有史料记载,王昭君曾到过黑河,并说黑河即今乌兰察布境内的大黑河。当时的
乌兰察布南部区域,属雁门郡,定襄郡,代郡辖。北部地区仍属匈奴。 

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北方少数民族进入内地,形成民族大融合的新时期,增进了各
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鲜卑族拓跋部组成部落联盟,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
在盛乐(今和林格尔县土城子古城)建都。随之讲依附北魏政权的敕勒族从贝加尔湖迁来,
安置在漠南阴山地区的平原上驻牧。这其中包括了乌兰察布的广大地区。北魏王朝的都城从
盛乐迁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后,在今乌兰察布境内设三镇,即:武川镇(今武川县境
内),抚冥镇(今四子王旗境内),柔玄镇(今兴和县境内)。以此作为保卫京城的前哨。 

隋唐时期,乌兰察布北部居住者突厥民族。后南迁白道川(武川蜈蚣坝),大利城(和林格
尔土城)等地。当时属于定襄郡的有和林格尔,武川,卓资;属马邑郡的有凉城,集宁,察
右前旗,清水河;属雁门郡的有丰镇,兴和。北部属突厥。唐兴盛后东突厥归唐。唐在今和
林格尔境内设单于大都护府。唐朝末年契丹崛起于东北,于公元十世纪初建立辽国,在今呼
和浩特地区始置丰州。当时的乌兰察布地区为契丹占有。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金,承袭辽
制。乌兰察布区域分隶云内州(达茂),丰州(四子王,武川,和林格尔,清水河),大同府
(集宁,察右中旗,凉城,丰镇),宜德州(察右前旗,商都,兴和,化德)。 

元朝时,在乌兰察布地区设置德宁路,净州路,集宁路,并隶属于中书省(即直辖),作为
朝廷的腹地。当时乌兰察布地区分属于集宁路,兴和路,大同路,净州路,德宁路。

明朝时,元朝的蒙古各部落退到大漠南北,各据一方,形成封建割据。16世纪初,蒙古族
首领达延汗统一大漠南北蒙古各部,分设万户,并把6万户分为左右两翼。今乌兰察布地区
主要归右翼3万户之一的土默特万户所辖,后来俺达汗(阿拉坦汗)称雄于大漠之南,把土
默特万户和永谢部万户合并归己。明隆永5年,俺达汗被明朝皇帝封为顺义王。明万历32
年察哈尔布林丹汗继位。明崇祯5年林丹汗被女真皇太极战败,西迁青海。从此,乌兰察布
区域成了察哈尔部落和土默特部落居住之地。公元1636年皇太极称汗,金(历史上称后金)
改国号为清。乌兰察布区域又纳入清的版图。

十七世纪中叶,清政府建立后,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在阴山以北的疆域设置六个部落
旗,内蒙古西部区域设置厅。乾隆年间今乌兰察布盟的丰镇,清水河,和林格尔等地就属“口
外七厅”管辖。光绪年间,又分四子部落及达尔罕部分垦地和村落而设武川厅; 

分丰镇东界卢家营地至正黄旗九佐领地而设兴和厅;分宁远北界灰腾梁各村及毗邻的正黄,
正红两旗地而设陶林厅;分萨县兼管达拉特,杭锦,乌拉特垦地村落而设五原厅;又分郡王,
扎萨克二旗垦地村落而设东胜厅。故有口外十二厅之称。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后将厅改为
县。1913年设立“绥远特别区”。辖归绥,萨拉齐,托克托,和林格尔,清水河,武川,五
原,东胜,土默特旗以及乌,伊二盟的13个旗。绥东原有的丰镇,兴和,陶林,凉城四县
则划归察哈尔特别区。民国十七年(1928)改绥远特别区为绥远省。又将并入察哈尔的四县
以及民国十二年以后增设的集宁等五县一同并入绥远省。 

1949年绥远省“九。一九”起义,乌盟全境获得解放,1950年4月1日成立乌兰察布盟人
民自治政府,辖四子王,达尔罕,茂明安旗及乌拉特前,中,后三旗。盟府设在乌兰花,1950
年8月11日改为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原行政区划不变,驻地迁往包头境内昆都伦
召,同年12月10日迁往包头市内,1951年迁固阳城关,1954年1月7日将固阳县就近划
归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1954年3月5日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全并,撤销绥
远省建制,乌兰察布盟自治区人民政府改为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1958年4月2日平地泉
行政区建制撤销,所辖旗县市正式划归乌兰察布盟领导,根据新的区划,乌兰察布盟管辖集
宁市,四子王,达茂,察右前,察右中,察右后,土默特旗和丰镇,兴和,卓资,凉城,和
林格尔,清水河,托克托,武川县,改乌兰察布盟人民政府为盟公署,驻地由固阳迁驻集宁
市。 

196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河北省所辖的商都县划归乌兰察布盟,1963年又将1960年归入呼
和浩特市管辖的土默特旗和归入包头市管辖的固阳县又划回乌兰察布盟,1969年内蒙古自
治区革委会通知,将锡林郭勒盟管辖的苏尼特右旗,化德县,二连浩特市划归乌兰察布盟,
至1970年底前,乌兰察布盟由管辖15个旗县市增加到21个,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
通知,将土默特右旗和土默特左旗(原为土默特旗),固阳县,托克托县划归包头,呼和浩
特两市,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通知,又将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划归锡林郭勒盟。 

从此,乌兰察布盟形成现在管辖的15个旗县市的区划,即: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
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丰镇县,兴和县,卓资县,凉城
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商都县,化德县,集宁市。 

二 自然条件

乌兰察布盟境内山峦起伏丘陵交错,构成波状丘陵为主的地形特点。全盟北枕蒙古高原,中
横阴山山脉,南伸黄土丘陵。 

阴山山脉的中段---大青山横亘于乌兰察布中部,将全境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为“前山
地区”,北部成为“后山地区”。前山地区包括卓资,集宁市,兴和县,察哈尔右翼前旗,丰
镇县,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地形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间有高山。前山
地区的北部丘陵,盆地相间,有大小不等的平原。 

后山地区包括武川县,察哈尔右翼中旗,后旗北半部及达尔罕茂明安旗,四子王旗的南部,
商都县,化德县,为乌兰察布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度约965米---1489米。
地质底层多为岩石,表层复以0.5米以上的沙质粘土。再北为波状平原,地形由南向北缓慢
倾斜,海拔在1000米上下,地表沙土覆盖,是较平坦的天然牧场。

境内有黄河,永定河,内陆河三大水系。主要河流十七条,其中内陆河9条,外陆河8条。
外陆河水系有大黑河,杨家川,浑河(属黄河水系),二道河,银子川,阳河,饮马河(属
永定河水系)。内陆河水系有赛音呼都格郭勒,碱海子,塔布河,乌兰河,开令河,艾不盖
河,察汉淖等

河流特点是流程短,总水量少,含沙量大,冰冻期长。黄河流经清水河县一段长63公里,
流域面积13996平方公里。全盟境内有干支流48条,流域面积64868平方公里。境内水面
72万亩,可利用水面62万亩。湖泊35处,总面积486平方公里,均为淡水湖,其中岱海
最大。其次为黄旗海。中型湖泊有察右后旗的察汉淖,商都县的五台海,达茂旗的腾格淖,
总面积9万余亩。 

小型湖泊总面积有2万余亩。大中型水库17处,面积4.7万亩。小塘坝和蓄水池面积6.3
万亩。人工鱼塘1800亩。低洼沼泽,盐碱滩,河床,沟渠等有水源或长期积水的低洼地面
积140万亩。

全盟丘陵52187平方公里,占61.6%;山地13451平方公里,占15.9%;平原19054平方公
里,占22.5%。

土壤主要为棕钙土,栗钙土,栗褐土三大类。栗褐土面积最大,主要分布于境内中部地区,
土层较厚,土壤肥力强,障碍因素较少,是全盟较好的农业用地。棕盖土面积居次,主要分
布于北部地区。为全盟主要牧业基地,但因土壤障碍因素较多,严重干旱,植被差,牧业生
产水平低。

全盟南部地区是栗钙土向栗褐土过渡的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差,生产水平低。在湖,海周围
低洼地,河流两岸阶地地下水位高,地势低平的河漫滩,分布有草甸土,沼泽土,盐碱土等
非地带性土壤。此外还有受盐碱化影响较大,目前难以利用的土壤。 

全盟土壤成土母质多为古老花岗岩,花钢片麻岩,玄武岩,沙岩等残积--坡积物,及第三
第四纪冲积--洪积物,土壤质地粗而松散,易风化。全盟地处中纬度西风地带,全年多大
风,是造成土壤风蚀沙化的主要原因,加之历史上传统的粗放耕作,盲目垦荒,植被逐年破
坏,地表肥土流失,残留粗沙砾石, 

一般坡梁地,砾石,石块含量20--30%。严重者表土全部被风吹走,形成风蚀沟,风蚀
洼地及固定半固定的沙丘等典型风蚀地貌。据普查旗县统计,风蚀沙化面积达30--40%。
水土流失是全盟普遍存在的问题。前山地区更为严重。据普查旗县统计,土壤盐渍化面积占
10--15%。 

全境地处中温带,属大陆行季风气候。因大青山高耸于中腰,寒潮爆发南下,海洋暖湿气流
北移均受山脉影响,形成前山地区暖湿,雨量较多;后山地区干旱多风的不同其后特点。年
降水量150--100毫米,且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总降水量51--58%。年均气温0
--7。c之间,其中清水河最高达7。c,灰腾梁地区最低,在1。c以下。无霜期95--
145天,清水河县最长145天。

因地处中纬度西风带,多偏西风。后山地区8级以上大风年平均45--84天,最多年份达
100--114天。6级以上大风平均130--186天,大青山地区64--126天,前山地区29
--58天。多大风气主要在3月至5月下旬。 

自然资源丰富,地下矿产资源已发现69种;其中黑色金属铁,锰,铬,贵金属铂族元素,
有色金属铝,铜,金,银,镍,和稀有金属钽,铌等储量较大。非金属矿种类多,储量大。
有浮石,萤石,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石墨,煤炭等。据初步勘察,石棉,重晶石,珍
珠岩,冰洲石以及水晶,云母等矿床规模也十分可观。 

石墨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属于国内三大石墨产地之一,总储量在5000万吨左右,主要分
布在兴和,武川,中旗,后期,达茂,丰镇等地。大理石品种多,质量好,颜色应有尽有。
其中“碧云”,“豹花玉”,“芙红玉”是自治区发现的五大珍品中的“三珍”。buu davar halh 
naraa~~ 

名胜古迹及纪念地 由于集宁之名出现较早,所以周围多古城遗址。在市东南约20公里发现
一座元代古城中,发掘出皇庆元年(1312年)立的孔庙石碑上刻有“集宁路”字样,经考
证这座古城系金代集宁县城和元代集宁路所在地。市东南还有丰利古城。市附近百里内亦多
元代古城。在市区南老虎山上,有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人民英雄纪念
碑。 

桥西街道办事处 机关驻新华街86号,位于集宁市政府西南。辖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1930年,在市中心建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桥---白洋桥,以该桥为界,将本市划分为桥东
和桥西两个片区。1949年后拆除此桥,以铁路线为界,铁路线以西仍称桥西。1955年建立
命名为桥西街道办事处。1960年成立桥西人民公社。1981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将其划分
为两个街道办事处,新华街以北的片区归桥西街道办事处管辖。面积2.01平方公里。辖北
一路,胜利路,马桥街,西大院等九个居委会,134个居民小组,人口15840人,其中蒙古
族,回族,满族,朝鲜族共有656人。辖区内有朝阳街,马桥街,胜利路等14条街巷。驻
有乌盟木材公司,乌盟气象处,八大仓库,集宁百货批发站,桥西银行办事处,集宁铁路分
局电务段等单位;铁二中,市三中,在校学生2500余人;北财政街小学,马桥街小学,铁
三小,在校学生2700余人。 

新华街街道办事处 机关驻新华街86号,位于市政府西南。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1955
年归桥西街道办事处。1960年归桥西人民公社。1981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把新华街以南
的片区划归新命名的新华街街道办事处。面积2.1平方公里。辖义和街,二道巷,南一路,
铁君山等十一个居民委员会。人口15591人,其中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共299
人。辖区内有新华街,二道巷,建国一路,顺城路等十二条街巷。驻有乌盟党校,市第一医
院,乌盟精神病医院,乌盟电视台,乌盟广播电台等单位。还驻有乌盟在职教员训练班;市
一中,市七中两所中学,在校学生2870人,其中集宁一中是乌盟重点中学之一;小学两所,
在校学生1100余人;影剧院,灯光球场各一个,卫生院一所。 

新体路办事处 机关驻光明街7号,位于集宁市政府东南。平均海拔1407米,最高海拔1414
米。以白洋桥为界划为桥东。1955年成立桥东办事处,1960年改为桥东人民公社。1981年
将其划分为两个街道办事处,因辖区内有新体路,故命名为新体路街道办事处。面积1.74
平方公里,地形平缓,是本市楼房较多的区域。辖六马路,市委大院,盟委大院等14个居
委会,173个居民小组,人口25209人,其中蒙,回,满等少数民族1380人。辖区有团结
路,乌兰大街,新体路等11条主要街巷。驻有盟市党政机关等129个单位。有商业,邮电,
银行等服务网点15处。驻有市六中和铁三中,在校学生2412人;小学二所,在校生2589
人;影剧院4所,万人体育场一个,灯光场二处,饭店,招待所10处。集宁北站位于办事
处辖区北部。 

乌兰大街 街道。位于市中心,市政府西侧。北起团结路,南至一马路。长1305米,宽17
米,沥青路面,1955年建成,当时名为爱日睦达乐大街,“爱日睦达乐”系蒙古语,意为“友
好”。1971年更名为反修路。1981年易名为乌兰大街。“乌兰”系蒙古语,意为“红色”。驻
有乌盟军分区,外贸处,电业处,市税务局,消防中队,工人文化宫,灯光球场及乌盟群众
艺术馆等单位。是市内文化,商业较集中的街道。 

桥东街道办事处 机关驻光明街7号,位于集宁市政府东南。平均海拔1405米,地势平坦。
1930年,在市中心建有一座南北走向的桥---白洋桥。以该桥为界,划分为桥东和桥西
两个片区。1949年后拆除此桥,以铁路线为界,铁路线以东仍称桥东。1955年建立桥东街
道办事处。1960年成立桥东人民公社。1981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将其划分为桥东和新体
路两个街道办事处。面积1.43平方公里。辖南站,光明街,解放路等15个居民委员会。人
口28914人,其中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986人。辖区内有怀远路,解放路,一马
路,太平巷等16条街巷。驻有乌盟中级法院,乌盟计委,乌盟医院,乌盟物资处,乌盟商
业处,乌盟邮电处,市商业局,市邮电局,集宁南站,乌盟图书馆,市百货大楼,市鞋厂等
83个单位,办事处辖区是全市商业,贸易,饮食服务业及群众文化娱乐的中心。还有市四
中,在校学生2600人,小学三所,在校学生2663人。 

一马路 街道。位于市政府南。西起怀远路,东至光明街,长745米,宽10米,沥青路面。
因本路系1920年所建的全市第一条马路,故取名为一马路。1956年后易名解放路,1981
年将怀远路至光明街一段复名为一马路。驻有黄旗海饭店,商场,市百货大楼,食品门市部,
蔬菜门市部等单位。是本市商业集中而且繁华的街道。 

九龙街 街道。位于市政府南。西起怀远路,东至东沙河路,长570米,宽7米,沥青路面。
从前,本市是一片荒野,1919年京绥铁路修建于此并建立大站。1920年后,各方人士陆续
来此开地营宅。设立商号,“故风声所播,有争先恐后之概。”(《集宁县志》)在老虎山脚下,
形成短小街道,当时本地称老窝嘴,故得名老窝嘴街。其后随着居民地增多,逐渐形成弯弯
曲曲的街道。因此街左依老虎山,右望卧龙山,实有虎踞龙盘之感,故取名九龙街。1971
年易名立新路。1981年复名九龙街。驻有市房地产管理所等单位。两侧多为居民住宅。 

解放路 街道。位于市政府东南。西起光明街,东至肉厂,长4000米,宽13米,沥青路面。
1920年建路,取名为一马路,1956年延伸至肉厂,以解放桥取名为解放路驻有乌盟医院,
水利处,邮电处,民族中学,民族师范学校,教育处,市商业局,肉类联合加工厂,电焊条
厂等单位是工业集中,道路宽阔的街道

工业区街道办事处 机关驻民建路14号。位于市政府东南。地势由北向南呈凹形.从前这里
是一片荒野,1954年以来,随着工业和城市人口的发展,相继在这里建立起工厂和住宅,
成为本市工业区。1960年,将原集宁市北站街道办事处改迁并成立工业区人民公社,1968
年易名工业区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并划分为两个街道办事处,
因办事处辖区为集宁市工业区,故名工业区街道办事处。面积3.75平方公里。 辖建设街,
虎山路,东恩和,幸福等12个居委会,151个居民小组。人口33418人,其中蒙古族1903
人,回族,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壮族等少数民族548人。辖区内有恩和路,公园路,
建设街等12条主街巷。驻有集宁市拖拉机厂,轴承厂,云母厂,皮件厂,铝品厂等国营集
体事业单位81个。驻有大中专学校12所,中学两所,小学六所,乌盟歌舞团,集宁市第二
医院,人民公园也在其辖区内。

恩和路 街道。位于市政府南侧并向东延伸西起乌兰大街,东至工农路。长2500米,宽16
米,沥青路面。1953年建路并命名为恩和路。“恩和”系蒙古语,意为“和平安康”。1966
年易名红卫路。1981年复名恩和路。驻有中共乌兰察布盟委员会,乌盟行政公署,盟政协
和集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及其所属的大部分部,委,处,局。还驻有乌盟图书馆,人民
剧场,市邮电局,联营商店,盟宾馆,盟师范学校,乌兰察布日报社及盟中级人民法院,盟
检察院,盟公安处,盟司法处等单位。

福利区街道办事处 机关驻民建路14号,位于集宁市政府东南。地势自西北微向东南斜倾。
1954年以来,随着工业和城市人口的发展,相机在此建立工厂和住宅。1960年将原集宁市
北站街道办事处改迁并成立工业区公社,1968年易名工业区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由工
业区公社划分为两个街道办事处,因办事处辖区是福利区,故命福利区街道办事处。面积
3.17平方公里。辖综合,新福利区,工农路等11个居民委员会,77个居民小组。 

人口15125人,其中蒙古,回,满等少数民族879人。辖区内有工农路,文化路等9条主要
街道。驻有内蒙物资仓库,集宁肉类联合加工厂,亚麻厂,水泥厂,绒毛厂,电焊条厂,酒
厂等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78个,是集宁市工业集中区。还驻有中等专业学校一所,市属
中学二所,在校学生2000余人;小学二所,在校学生2500多人;电影院一处。

马莲渠乡:政府驻地南河渠(村)在市政府南1.5公里,平均海拔1417.5米,1949年命名
南河渠行政村,1953年划乡并易名胜利,1956年将集宁县的纳尔森格勒乡和榆树湾乡的李
长庆村等17个自然村划归集宁市管辖,与胜利乡合并为两个乡,名东郊和纳尔森格勒“纳
尔森格勒”系蒙古语,意为“有松树的河流”(指霸王河)

1958年又将市郊划分为两个人民公社,名老平地泉和希拉居力格。“希拉居力格”系蒙古语,
意为“黄色的草坪”。1962年由老平地泉人民公社分出一个人民公社驻马莲渠村,公社遂以
村名马莲渠命名。1967年公社驻地移至南河渠村并易名红卫。1981年复名马莲渠。1984年
改为乡。辖七个村民委员会,28个自然村村共4757户,人口17231人,其中蒙古,回,满
等少数民族77人。 

以种植蔬菜和从事6工副业为主。该乡属山地丘陵区,面积92.2平方公里。有耕地38798
亩,其中约24%种植蔬菜,60%种植粮食作物,7%种植经济作物,10%种植饲料。林地7099.2
亩,其中果园1136亩。该乡盛产黄瓜,芹菜鲜嫩,无筋,杆实,在区内外享有盛誉。小学
七所,其中有五个中学班,村民委员会办初级小学12所,在校学生共计2060人;幼儿园,
敬老院,卫生院各一所,电影队,广播站各一个;供销社一个,服务商店六个。京包铁路,
集二铁路,呼大公路,集宁至后旗公路,集宁至商都公路穿乡而过。 

南河渠 村。1902年前后,有几户农民到此开荒种地,因处沙河南部,故名沙河渠。有耕地
724亩。人口2253人,其中蒙古族14人,回族10人。以种植蔬菜为主。系马莲渠乡政府
及马莲渠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沿呼大公路东西两侧呈矩形聚落。 

翟家沟 村。在乡驻地西2公里。1902年前后,农民翟佃喜来此开荒种地,因村前有沟,故
名翟家沟。有耕地577亩。人口316人,均系汉族。以种植蔬菜为主。系翟家沟村民委员会
驻地。该村地处坡地,沿呼大公路北侧呈不规则形聚落。 

蒙古营子 村。在乡驻地西北4.5公里。元代蒙古版图上属游牧之地。清末属察哈尔正红旗
五苏木辖区。以后渐渐盖起泥土小房,蒙古人由游牧转为定居,民国初年形成村落,故附近
村民称其为蒙古营子。有耕地544亩。人口298人,其中蒙古族11人,以种植蔬菜为主。
系霸王河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丘陵地带,沿霸王河北侧东西向延伸,呈矩形聚落。 

李长庆 村。在乡驻地东北5.5公里。1882年前后农民李长庆由山西来此开荒种地,故名。
有耕地4370亩,人口1152人,其中蒙古族5人,满族5人。以种植蔬菜为主。系李长庆村
民委员会驻地。该村位于山脚下,集宁至兴和,化德,商都与集宁至察右中旗,后旗的公路
在此交岔,并沿集化公路北侧呈不规则形聚落。 

贾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3公里。1902年前后,有一叫贾三的大财主从兴和来此雇人种地,
故以其姓取村名贾家村。有耕地497亩,人口568人,均系汉族。以种植蔬菜为主。系贾家
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在解放路与工农路交叉处呈不规则形聚落。
市内公共汽车通过。

武家村 村。在乡驻地5.5公里。1923年前后,有一叫武世的大财主由银川来此雇人种地,
故以其姓取村名武家村。有耕地1503亩。人口752人,均系汉族。以种植蔬菜为主,盛产
黄瓜,并在1972年以塑料棚栽黄瓜,亩产突破38000斤,受到国内外瞩目。该村地处坡地,
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榆树湾 村。在乡驻地南4公里。早年农民张宝弟来此开荒种地,因土丘上有颗榆树,土丘
下有一河湾,故取名榆树湾。有耕地4240亩,人口774人,其中蒙古族9人,以种植蔬菜
为主。系榆树湾村民委员会驻地,并有乌盟技工学校,乌盟工业学校。地处平坦,沿呼大公
路集丰段东西两侧呈矩形聚落。 

三号地 村。在乡驻地南5公里。1921年前后,此地归一商人所有。后他把地分为三块排号
卖出,因本村一李姓的买下三号地块,故名三号地。有耕地4187亩。人口796人。以种植
蔬菜为主。驻有乌盟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呼大公路集丰段西侧呈矩形聚落。

察哈尔右翼前旗

察哈尔右翼前旗概况

察哈尔右翼前旗位于乌兰察布盟南部。东接兴和县,南邻丰镇县,西靠卓资县,北连察哈尔
右翼后旗。地理位置:东经112。49,至113。39,;北纬40。41,至41。13,。东西长约
60公里,南北宽约49公里。面积2738平方公里。

地处蒙古高原的南部边缘,地形属于浅山丘陵区。境内东,西,南三面多山,丘陵起伏,中
间形成盆地,黄旗海似一颗硕大的明珠镶嵌于其中,平均海拔为1600米左右,辖一镇22
乡,164个村民委员会。人口267167人,其中蒙古族4241人,回族642人。旗委,旗政府
驻地土贵乌拉镇。 

1948年,绥东四旗相继解放,成立了绥东蒙旗办事处。1949年建立了新的正黄旗,旗政府
设在八苏木的印上(现巴音塔拉乡驻地)。1950年成立中心旗,正红,正黄,镶红,镶蓝合
署组成联合旗,隶属于中心旗。1954年以正黄旗为基础新组成并定名为察哈尔右翼前旗,
旗政府亦由印上迁至官村(1956年改名土贵乌拉)。1957年撤销集宁县,改为市,原属集宁
县的大部分地区划入察右前旗。 

二,自然条件
察右前旗整个地貌为一盆地,四面为群山环抱,中间为一碧万顷的黄旗海和辽阔的冲积平原。
主要山脉有岱青山,大脑包山,灰腾梁,琵琶山等。主要河流有七条,即霸王河,泉玉林河,
黄茂营河,大喇嘛河,大河湾,黑沟河和磨子山河,除黄茂营何流入永定河外,其余都注入
黄旗海。 

黄旗海是全旗最大的湖泊,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9公里,面积达110平方公里,占
全旗总面积的4%。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51%;平原滩川区占45%,全旗沙化面积15万亩,
占总面积的3.6%。土壤属于半干旱草原栗钙土地带中的暗栗钙土带。全旗共分为五个土类, 

分布最广的是栗钙土,草甸土和沼泽土,盐土和黑钙土面积较小。全旗地下水源比较丰富,
浅层水位埋深约2米至5米之间,主要分布在黄旗海周围和马连滩盆地。察右前旗地下矿藏
资源比较丰富,目前已发现矿藏18种,开发利用的9种,主要有云母,大理石,硅砂,方
解石,高岭粘土,褐煤,浮石,石英沙等,并已探明储量,开发利用。 

察右前旗多寒干燥,风多雨少,昼夜温差大,气候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季长达五
个月之久,年均气温为4.5。c。最高气温为39.7。c。(出现在1965年5月22日),最低气
温-34.4。c。年降水量376.1mm,且多集中在7---8月上旬。年均无霜期131天。早霜
一般在9月10日左右出现,晚霜(因山,滩区气候不同)在3月23日---5月30日之
间。风向多为偏西风。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全旗天然牧场达176.6万亩。可利用草场达130万亩。主要草场类型为:
山地干草原草场;丘陵干草原草场;低温草甸草场。大部分为优良牧草。森林面积小,覆盖
率低。 

有林地139396亩:灌木林6571亩,幼林地189514亩;活立木蓄积量213445立方米。林地
覆盖率3.79%。境内水产资源丰富,除有黄旗海外,大淖尔海,小淖尔海,泉玉林水库是鱼
类主要产地。有青海湟鱼,鲤鱼,鲫鱼,草鱼等。黄旗海周围还盛产芦苇。野生中草药分布
广,种类多,主要有党参,黄芪,黄苓,知母,银柴胡,茵陈,甘草等40多种。 

察右前旗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特别是黄旗海,由于污染严重,鱼类不
能生存。沿湖周围尚有十七万亩荒地与牧场,都有待于综合治理开发。

土贵乌拉镇 察哈尔右翼前旗政府驻地。土贵乌拉系蒙古语,意为“旗子山”,是根据镇北的
土贵山而得名,“土贵乌拉”据何而来尚待考证。这是一个新兴的城镇。1954年原正黄旗驻
地迁此后,各方面发展很快。 

1958年与现土贵乌拉乡,呼和乌素合为一个“胜天”公社,1964年分立土贵乌拉镇。辖八
个居民委员会,二个村民委员会,有6692户。19943人,其中蒙古族1034人,回族114人,
满族84人,达斡尔族6人。 

新建 村。在镇南0.5公里。原属土贵乌拉公社红胜大队,1978年由红胜大队3,4两队分出
部分成立“新建”大队。现改为村委会。1979年划归土贵乌拉镇管辖。耕地1411亩。人口
1171人,其中蒙古族14人。主要从事蔬菜种植,家畜养殖等副业生产。 

蔬菜队 村。在镇东南2公里。1972年成立蔬菜队时属土贵乌拉公社管辖。1974年划归镇管
辖。为蔬菜队村委会驻地。耕地684亩,人口775人,其中蒙古族18人,满族2人。以蔬
菜生产为主 

官村 村。位于镇驻地东1公里处。1900年(光绪26年)义和团杀了沙卜天主教的外国人,
后清政府用此地赔款抵押。当时有南,苏,李三家开荒种地,因此地属于赔款的“官地”,
故村名叫官村。土贵乌拉镇市民和土贵乌拉乡农民杂居。 

土贵乌拉乡 乡政府驻地土贵乌拉镇。属山地丘陵区。1949年前,系丰镇县三区官村乡所在
地。1958年与现呼和乌素合为一个胜天公社。1962年分立土贵乌拉公社。1984年改为乡。
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共4444户。 

其中蒙古族76人,满族5人,回族3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897亩。林地
面积20361亩。草牧场面积65081亩。乡办企业有联营砖厂,沙石厂,建筑队。基层供销社
1个,分销店5个,商店5个。有兽医站,待业青年服务社。还有乡卫生院一所。乡办中学
一所,小学十三所。该乡以农为主,林,牧,副业有较大发展。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
土豆,胡麻。该乡交通方便,土贵乌拉系京包铁路上的一个较大车站,“呼大”公路穿越其
境。 

土牧尔计营 村。在乡驻地东0.5公里。系蒙古语“土牧尔计德埃拉”的简称,土牧尔计德
系人名,“埃拉”系“村”的意思,该村最早由此人居住,故名。耕地6932亩。人口2133
人,其中蒙古族11人,以农为主。系东胜利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位于土贵乌拉山脚下,
“呼大”公路西侧,成不规则形聚落。 

南营 村。在乡驻地北4公里。开地耕种之前,属于蒙古族放牧之地。开地利村后,形成南
北两个村庄,此村居南,称为南营村。耕地5523亩。人口1222人。以农为主。系南营村民
委员会驻地。该村位于黄旗海西岸,呈梯形聚落。 

大纳令沟 村。在乡驻地西北4公里。曾为蒙古族游牧地。因此处为一狭长沟,蒙古语称为
“纳令沟”;且本村大,故名。耕地11018亩,人口1912人,其中蒙古族8人。以农为主。
系大纳令沟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丘陵区,成不规则形聚落。 

小纳令沟 村。在乡驻地西北8公里。“纳令”蒙古语,意为“细长”。因本村居于细长沟西,
且比东面村庄小,故名小纳令沟。耕地4181亩。人口702人。以农为主。系小纳令沟村民
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马房沟两侧,成不规则形聚落。 

大坡村。在乡驻地东南10.5公里。1945年建村,因村子居大山坡处,故名大坡村。耕地2300
亩。人口240人。以农为主。系大坡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坡,成长方形聚落。

沟口子 村。在乡驻地东南4.5公里。因村庄处于一条20公里长的“大巴沟”的山口处,故
名沟口子。耕地1326亩。人口275人。以农为主。系沟口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呈矩形
聚落。 

七股半 村。在乡驻地西南5公里。开地建村时,有八家人买了放地商七股半土地,故名。
耕地1400亩。人口297人。以农为主。系七股半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位于京包线索家村
站东2公里,成长条形聚落。 

许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6公里。1930年许姓率先居此,故名。以农为主。系天皮山村民委
员会驻地。该村位于天皮山脚下,“呼大公路”190公里处,黄旗海南岸。呈长方形聚落。

大土城乡 乡政府驻地大土城村在旗府西北53公里。北倚灰腾梁,属于山地丘陵区。1949
年属集宁县第一区。1955年撤销集宁县,成立察右前旗,该乡属集宁市郊区。1964年划归
察右前旗。 

全乡辖六个村民委员会,18个自然村,共2791户。总人口6029人,其中蒙古族17人。全
乡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耕地31664亩,林地14601亩。草牧场88076亩,乡办企业有机
械厂一个。还有供销社,兽医站,乡卫生所,剧场等。小学8所。全乡现已完全通电,乡机
械厂出产的立式土豆粉碎机畅销区内外。

大土城 村。乡政府及大土城村民委员会驻地。因该村围有土城墙,故名。古城建于明代,
残基为夯土建筑。女墙是民国二年加修的。大土城这片土地是八个商人向当时张家口都统买
下的。 

然后由其转手倒卖,并按一定亩数划为“洲”。许多村的地方通名即由此而来。1968年曾易
名“红城”,1973年恢复原名。耕地9487亩,人口1676人。以农为主。该村土地较平坦。
成长方形聚落。

九洲 村。在乡驻地西4公里。此村建在当时放地商人的第九洲地,故名九洲。耕地1328
亩。人口194。十二周村民委员会驻此。该村地处坡梁,“十二洲海”西侧。成长方形聚落。 

东南河 村。在乡驻地西4公里。因村南有一条河,名南河;且东西向,本村居南河东段,
故名。耕地2177亩。人口451。以农为主。东南河村民委员会驻此。该村座落在山坡上,
成长方形聚落。

西南河 村。在乡驻地西南6公里。村南有河;且东西向,本村据南河之西段,故名。耕地
2390亩。人口419。其中蒙古族三人。以农为主。西南河村民委员会驻此。地形平坦,成不
规则形聚落。 

头洲 村。在乡驻地北2.5公里。该村建于当时放地商人的头洲地,故名。耕地1219亩。人
口178。均系汉族。以农为主。韩庆坝村民委员会驻此。座落于低洼地处,呈梯形聚落。 

北六洲 村。在乡驻地东北三公里。此村建在当时放地商人的北六洲地,故名。耕地1404
亩。人口231,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南六洲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坡,呈长条形
聚落 

煤窑乡 乡镇府驻地煤窑村,从村名。在旗府西北45公里。全乡属于半丘陵半滩地。1900
年前后,该乡是蒙古族牧民的牧地,每年夏季出牧于五德沟,毫赖沟一带,冬季即入希拉(即
巴音),喇嘛圐圙定点过冬。据说康熙年间在毫赖沟河德西土湾建有大喇嘛庙,毁于1910
年前后,现已无迹可考。

该乡现居汉人,系1910年前后从山西雁北地区迁来,购买张家口,丰镇放地商人孙宪,张
启式的荒地,拓荒建村。随后人们发现此处山上有“臭煤”,遂开窑挖掘,周围百村均可挖
煤用以炊暖。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蒙汉人民一起生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煤窑地名
由此而来 

1949年后,该乡属于集宁县第一区。1958年为集宁郊区人民公社。1964年乌盟行政管辖改
革时划归察右前旗,因公社驻地在煤窑村,故易名煤窑公社。1984年改为乡。

全乡辖七个村民委员会,28个自然村,共2390户,总人口8673,其中蒙古族41人,回族
11人,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40478亩,林地8755亩,草牧场110366亩,乡办企业有
油厂,砂石厂,全乡有旗办中学一所,小学11所,地区医院一所,医疗所七个,兽医站一
个,还有商店等,该乡地形西高东低,西,南,北属丘陵地带,东部为滩地,以农为主,林,
牧,家畜饲养业全面发展。

煤窑 村。煤窑乡,村民委员会驻地。1900年前后,当人们开荒种地,发现村旁山上有“臭
煤”,农民农闲时节开窑挖煤,故名。耕地2400亩。人口775,均系汉族。以农为主。该村
地处山坡,成不规则形聚落。

哈拉文境 村。在乡驻地南1.5公里。1900年前后,蒙古族在此放牧,因村西有一座孤零零
的黑山,故取名蒙古语地名哈拉文境。1900年后,汉族来此开荒居住,沿用此名。耕地931
亩。人口198人,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哈拉文境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丘陵坡地,
呈正方形聚落 

十四号 村。在乡驻地东北4公里。1900年杨家向放地商人张海春购买土地立村,因所买土
地是十四号地,故名,沿用至今。耕地1200亩。人口235,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十四
号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梯形聚落。 

李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北二公里。1910年农民李四里全向放地商人孙宪买地立村,故名李
家村。耕地2100亩。人口631,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李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
形平坦,成不规则形聚落。 

五里坡 村。在乡驻地西北8.5公里。1920年开始建村,因从前是蒙古营子,人们根据方位
称为西营子,至1953年因此村到二家沿村有五里路程,兼此村位于山坡,遂取名五里坡。
耕地1560亩。人口302,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五里坡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坡,
成不规则形聚落。 

小土城 村。在乡驻地北5.5公里。因本村原有古城遗迹(现已绝迹),故名小土城。耕地4070
亩。人口1230,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小土城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矩形
聚落。 

巴音 村。在乡驻地东北3.5公里。1900年前,此处为蒙古族游牧点,取名“希提”,意为细
长的毛毛草。后改名巴音,意为富饶的意思。耕地1000亩。草牧场5000亩。人口202,其
中蒙古族40人。以牧为主。系巴音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属于滩地,呈零星不规则聚落。

三成局乡 乡政府驻地三成局村在旗府西北45.75公里。属山地丘陵区。历史上此地是蒙古
族的牧场。后来汉族人民迁此居住,耕种土地,1958年与煤窑,大土城共为一个希拉人民
公社。1962年分立三成局人民公社。 

文革”中改名东红公社,1980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为乡。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35
个自然村,共2791户。人口10984,其中蒙古族17人,满族23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64191亩。林地10142亩。草牧场113977亩。全乡以农为主

主要农产品有莜麦,小麦,土豆,胡麻等。乡办企业有面粉厂,油脂厂。旗直中学一所,小
学18所。卫生院一所。兽医站,配种站各一所。商店二个。该乡土地比较肥沃,地上地下
水资源比较丰富。全乡有水库三座,灌区总长25公里。农林牧副全面发展。主要畜产品有
牛,马,驴,骡,羊及其皮毛,肉类等。全乡绝大部分通电,为本旗建设起到较大作用。 

三成局 村。乡政府及三成局村民委员会驻地。1873年此地是八大股放地商人集中的地方。
他们为了防止邻近商人争夺土地,雇用了一帮打手,并成立了镖局,其名三成局。“文革”
期间曾改名东红村。1980年恢复原名。耕地1340亩。人口235。以农为主。该村地形平坦,
呈矩形聚落。 

郭亮村 村。在乡驻地东4公里。1878年农民郭亮买放地商人土地立村,故名。耕地1985
亩。人口547。以农为主。系郭亮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成不规则状聚落。

师家村 村。在乡驻地北7.5公里。1878年,由师振奎来此开地利村,故名。耕地2075亩。
人口378。以农为主。系师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居坡梁地,成正方形聚落。 

六号渠 村。在乡驻地东南二公里。1881年建村在放地商人的六号地上,且又位于河渠边,
故名。耕地3155亩。人口739,其中蒙古族7人。以农为主。系六号渠村民委员会驻地。
该村地处河畔,呈零星不规则形聚落。 

大十号 村。在乡驻地西北7.5公里。1877年,王喜存,吴守业等人来放地商人十号地居住
建村,故名。耕地7486亩。人口1533。以农为主。系大十号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
坦,呈矩形聚落

合义永 村。在乡驻地东南三公里。地名来历不清。耕地2858亩。人口634。以农为主。系
合义永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位于“集商公路”两侧,呈不规则形聚落

大三号 村。在乡驻地西北6公里。1878年建村于放地商人三号地上,故名。耕地1670亩。
人口279。以农为主。系大三号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坡,成长条形状聚落。 

三股泉 村。在乡驻地北2.5公里。1885年建村。因村西有三股泉水,故名。耕地1603亩。
人口391。以农为主。系三股泉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低洼,呈矩形聚落。 

高凤英 村。在乡驻地西4.5公里。1882年高凤英来此居住建村,故名。1965年曾改名四股
泉,但群众仍称高凤英村。耕地1780亩。人口372。系四股泉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
平坦,呈零星聚落。 

白塔沟 村。在乡驻地北10公里。1879年白姓放地商人来此放地,起名白头村。且因村居
沟内,后人传称白塔沟。耕地1296亩。人口163。以农为主。系白塔沟村民委员会驻地该
村地处沟内,成不规则形聚落。 

黄家村乡 乡镇府驻地在旗府东北48.5公里。该乡以丘陵地为主。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是蒙
古族的游牧之地。民国年间,汉族人从内地前来开荒定居。1949年后属于原集宁县管辖。
1958年属于察右前旗弓沟公社管辖。1962年分立黄家村人民公社。 

1966年曾易名“赤卫”人民公社。1980年恢复现名。全乡辖六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
共1713户。人口7089,其中蒙古族95人,全乡面积165平方公里。耕地46610亩。林地
8696亩。该乡以农为主,农作物以莜麦,小麦,土豆,谷类为主。“集二”铁路与“集商”
公路穿其境而过,交通便利。境内有泉玉林和小东号两座较大型水库 

黄家村 村。乡政府及黄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一百多年前由黄姓开地立村,故名。耕地3107
亩。人口539。以农为主。该村地形平坦,位于“集二线”七苏木车站西侧,“集商”公路
通过该村,呈长方形聚落。 

孙宪村 村。在乡驻地西北1.5公里。光绪27年(1902年)孙宪来此放地居住,故名。耕地
2270亩。人口349。以农为主。系哈伊尔敖包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不规则形
聚落。 

安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北4.5公里。1812年大河湾村的安贵来此开地建村,起名大河湾。
1950年改名安家村。耕地2700亩。人口370。以农为主。系大河湾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
位于山地,成不规则形聚落。 

李家坡 村。在乡驻地西南4.5公里。1909年李万铝来此耕种土地。1933年乡公所命名为李
家坡。耕地3766亩。人口582。以农为主。系七苏木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较平坦,“集
二线”过该村东南设站,成不规则形聚落。 

南洼 村。在乡驻地东南二公里。1884年一户姓宋的来此开地,村名为宋家洼。1951年土地
改革时,改为现名。耕地1711亩。人口243。以农为主。系南洼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
形较平坦,呈梯形聚落。

小东号 村。在乡驻地北4.5公里。1916年前曾名阿拉善村。1956年归弓沟二区管辖,因邻
近有大东号村,故改村名为小东号。耕地1932亩。人口248。以农为主。系小东号村民委
员会驻地。该村地形较平坦,呈矩形聚落。 

弓沟乡 乡政府驻地弓沟村在旗府东北46.75公里。属于山区丘陵区。一百多年前,蒙汉人
民即在此处劳动声息。1907年外国传教士在此修教堂传教,并将原名楚鲁温格齐(蒙古语,
意为石头槽)改名“望爱村”,意为“希望爱天主”。现恢复楚鲁温格齐名称,但由于习惯,
人们仍叫望爱村,1958年因人民公社驻地在弓沟村,故名弓沟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乡。全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39个自然村,共3984户,15618人,其中蒙古
族36人,满族15人。全乡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93107亩。林地17521亩。该乡主要农
作物有小麦,莜麦,土豆,胡麻,线麻等。交通方便,集宁---兴和公路穿弓沟而过。 

弓沟 村。乡政府及村民委员会驻地。因该村东面有弓状沟渠,故名。耕地6497亩。人口
1207,其中蒙古族4人。以农为主。该村地形平坦,位于“集张公路”20公里处西侧,呈
梯形聚落。

哈拉沟 村。在乡驻地西南三公里。因村在哈拉沟内,村从沟名。“哈拉”系蒙古语,意为黑
色。耕地14961亩。人口2309。其中蒙古族七人。以农为主。系哈拉沟村民委员会驻地。
该村地处山沟,在“集张公路”18公里处东南侧,成不规则聚落。 

泉脑子 村。在乡驻地南8公里。因本村南有一泉,故名。耕地2651亩。人口467。以农为
主。系泉脑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低洼,成不规则形聚落。 

麻盖圐圙 村。在乡驻地南4.5公里。“麻盖”系蒙古语,意为蛇。耕地1021亩。人口1440,
其中蒙古族6人。以农为主。系麻盖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正方形聚落。 

盛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南六公里。因最初由姓盛的开地建村,故名。该村亦称章毛村,系
蒙古语,意为大路村。耕地3889亩。人口613。以农为主。系章毛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
地形较平坦,呈不规则形聚落。 

福小村 村。在乡驻地东南8公里。农民张福小居住本村时,以种公驴为周围各村牲畜配种
出名,村从人名。耕地3400亩。人口503。以农为主。系新建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属于
坡洼地,位于“集张公路”两侧,呈不规则形聚落。 

楚鲁温格齐 村。在乡驻地东南3.5公里。“楚鲁温格齐”系蒙古语,意为石槽。1907年天主
教神甫将本村更名为望爱村,意为“希望爱天主”。故一村二名。耕地13145亩。人口1834,
其中满族4人。以农为主。系楚鲁温格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位于“集张公路”
两侧,呈不规则形分布。 

蔚才沟 村。在乡驻地东北4公里。农民蔚才来此山沟开地建村,故名。耕地1150亩。人口
160。以农为主。系磨子山村民委员会辖区内一自然村。该村地处山沟,位于磨子山脚下,
成正方形聚落。 

冀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9公里。农民冀大中来此开地建村,故名。耕地1547亩。人口
254。以农为主。系头道沟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沟内,呈长方形聚落。 

大庙 村。在乡驻地北6公里。原名“后马莲渠”。1819年由农民王海盖了一座庙,遂易名
至今。耕地4155亩。人口610。以农为主。系大庙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坡,呈长
方形聚落。

马莲渠 村。在乡驻地北2公里。因村前有一长满马莲的大渠而得名。耕地4209亩。人口
702。以农为主。系马莲渠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湾,呈长方形聚落。 

半哈拉沟 村。乡驻地南1.5公里在半哈拉沟内,村从沟名。“哈拉”系蒙古语,意为黑色。
耕地2000亩。人口374。以农为主。系半哈拉沟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沟堰,在“集
张公路”19公里处西侧,呈长条形分布。 

高宏店乡 乡政府驻地高宏店村在旗府驻地东北49.5公里。全乡属于山地区丘陵区,北依磨
子山,最高海拔1831米;东靠高湾山,最高海拔1697.7米;大脑包山矗立于该乡东北部,
最高海拔1774.9米。全境北部高而南部低,形成南部较平坦的土地布局。境内有三条长年
流水河:从九股泉发源注入兴和二道河直至河北省;从磨子山下发源,经玫瑰营乡和巴音塔
拉乡流入黄旗海;从半沟子和后沟发源,在全胜局和磨子山河相汇,流入黄旗海。 

高宏店建于清光绪年间,历称高宏店。1958年属“灯塔”公社管辖(即现在的玫瑰营).1962
年分立高宏店人民公社,“文革”期间,一度易名“红山”公社,1978年恢复原名。1984
年改为乡,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73个自然村,共3672户。总人口15294,其中蒙古族
88人。全乡面积200平方公里。耕地101871亩。林地14100亩。草牧场108699亩该乡交
通方便,“玫九”公路经该乡18公里。全乡以农为主,林牧全面发展,主要农作物为莜麦,
小麦,土豆,胡麻

高宏店 村。乡政府及村民委员会驻地。原名老官路村,旧时村西曾有一条南通隆盛庄,北
达大圐圙(现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官道,走的是老官车,建村时起名老官路村。后有高宏来
此种地,并借此处交通条件开办车马店,渐渐人们称此处为高宏店。耕地4771亩,人口775。
以农为主。该村地势平坦,在“集商公路”两侧,呈不规则形分布。 

全胜局 村。在乡驻地西南4公里。1906年建村,村名来历不详。耕地13085亩。人口1900。
以农为主。系全胜局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在“集商公路”两侧,呈梯形聚落。

袈裟庙 村。在乡驻地西北3.5公里。曾有一和尚在距村北4.5公里的金旺山建一座庙,后又
将庙迁盖本村,俗称袈裟庙,村从庙名。耕地3886亩。人口501,其中蒙古族60人。以农
为主。系袈裟庙村委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成长方形聚落。 

天和永 村。在乡驻地东北2.5公里。1882年商人赵维华在此经商,村名由此而来。耕地1475
亩。人口189。以农为主。系天和永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的是较平坦,在“集商公路”两
侧,成不规则形分布。 

赵油房 村。在乡驻地东北5.7公里。1882年一户赵姓的来此居住,开办食油作坊,故名赵
油房。1964年“四清”运动时,改名“红方”村。1981年恢复原名。耕地1350亩。人口
222。以农为主。系赵油房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坡,位于“集商公路”东南侧,成
长方形聚落。

六号 村。在存驻地北7公里。1882年建村,村址建于放地商人六号地上,故名。耕地2399
亩。人口289,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六号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居山脚下,位于“集商
公路”两侧,呈不规则形聚落。 
老官路 村。在乡驻地北10.5公里。1881年魏库买地建村,并开办车马店,因店门用砖砌成,
故名“砖碹门楼”。因此处是隆盛庄商贩去乌兰巴托的必经之官道,故改名老官路。耕地3185
亩。人口532。以农为主。系老官路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商公路”两侧,呈
长方形聚落。 

陈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北10公里。1881年由陈喇嘛买下土地耕种,因是陈家开地立村,
故名。耕地2167亩。人口440亩。以农为主。系九股泉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低洼。
成不规则形聚落。 

张三沟 村。在乡驻地东北12公里。1910年张玉来此开地居住,因此处为一条东西走向的
洪水沟,故名。耕地1549亩。人口241。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张三沟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处沟堰,成不规则形聚落。

正阳坡 村。在乡东北13.5公里。1850年姓席的开地立村,把房屋盖在向阳的山坡上,依靠
大山面向东方,故名正阳坡。耕地1426亩。人口268。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大敖包村
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大脑包山脚下,呈不规则形聚落. 

黄茂营乡 乡政府驻地黄茂营村在旗府东北53.5公里。属于山地丘陵区,全乡西高东低,自
然地理条件比较复杂。1820年前后,该地即为蒙古族牧民放牧场所,当时有一位名叫红懋
尔的人住在现乡政府所在地,故名红懋营。1951年在此设区,公章误刻成“黄茂营”,名从
此来。 

1958年成立巴嘎淖尔人民公社,公社驻地设在黄茂营(包括现小淖尔,木栋艾拉二乡)1962
年一分为三,1984年改为黄茂营乡,全乡辖六个村民委员会,56个自然村,共3648户,14602
人,其中蒙古族305人,全乡面积177平方公里,耕地82699亩,林地26569亩,草牧场
155354亩 

主要乡办企业有农机具修配厂,还有乡办中学一所,小学32所,乡中心卫生院一所,村卫
生所四所,兽医站一个,该乡虽处偏僻之壤,但交通比较方便,乡驻地正处于集宁---兴和公
里中心,旗府土贵乌拉有直通该乡公路,该乡以农为主,林牧业全面发展,农产品有小麦,
莜麦,谷子,土豆,主要畜产品为大小畜皮,毛,肉类等。

黄茂营村:乡政府,村委会驻地,1850年前后蒙古族牧民红懋尔居此地放牧,故名红懋营,
1951年此地设区政府,因区政府公章误刻为黄茂营,村名从此更为现名,耕地1507亩,人
口351,均系汉族,以农为主,地形平坦,位于集张公路50公里处两侧,呈梯聚落 

南号村:在乡驻地南五公里,曾名大水坑,1949年后,田,武两家各占南号地,北号地,
1958年由于生产大队设在南号,故名南号村,耕地5570亩,人口980,均系汉族,以农为
主,系南号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在公路两侧,呈长条形分布。

西河村:在乡驻地东北7。5公里,1963年开地建村,因河西有一河沟,故名,耕地2227
亩,人口389,以农为主,系西河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呈长方形分布。 

壕堑村;在乡驻地西南九公里,1782年由朱,杨两家买地建村,因村北有一条壕沟与干草
忽洞打交界,故名壕堑,耕地3952亩,人口718,其中蒙古族75人,以农为主,系壕堑村
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较平坦,在“集张公路”南,呈不规则形聚落。 

马家村:在乡驻地西7.5公里,清同治元年马列三信来此开地建村,因其家为村中首富,故
名,耕地2403亩,人口312,其中蒙古族四人,以农为主,系甘草忽洞村民委员会驻地,
在“集张公路”两侧,旦子山脚下,呈梯形聚落。 

五号村:在乡驻地东北九公里,1840年张海买放地商人五号地建村,故名,耕地3780亩,
人口637,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五号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属于山地。 

玫瑰营乡 乡政府驻地玫瑰营村在旗府东北39.5公里。属于丘陵滩川参半地区。1958年与现
高宏店合为一个“灯塔”公社,1962年分立玫瑰营公社。1966年改名“东风”公社,1981
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为乡。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41个自然村,共4842户,18748人,
其中蒙古族57人,回族109人,全乡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110732亩。林地22574亩。
草牧场25923亩。

该乡交通方便,有集宁市通往兴和,张家口,高宏店的公路横贯其境,玫瑰营也是周围毗邻
乡的文化,交通,贸易中心。该乡土地肥沃,盛产小麦,莜麦,土豆,谷类,胡麻,甜菜等。
现有林场5个,果园11个,在花山脚下有人工修筑水库一座。

玫瑰营 村。乡政府及玫瑰营村委会驻地。1897年建村,因此地有芦草,故名芦草卜子。1904
年天主教士来此传教,并于1907年修建华北地区最大的主教堂,以天主教《玫瑰经》为典,
改名玫瑰营。耕地12709亩,人口2783。均系汉族。以农为主。该村地形平坦,“集张公路”
穿其而过,呈矩形聚落。

古营盘 村。在乡驻地东南1.5公里。1909年由周福仁等人开地立村,因此地曾是蒙古营盘,
故名。耕地4887亩。人口955。以农为主。系古营盘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集张公
路”穿其而过,呈不规则分布。 

红旗 村。在乡驻地东南2.5公里。1897年由冀安和开地立村,起名冀家房村。1958年改名
红旗。耕地2219亩。人口458。以农为主。系红旗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长
方形聚落。

大王贵沟 村。在乡驻地北2.5 公里。1870年由王贵开地立村,因村位于山沟,为区别弓沟
乡小王贵沟,故名大王贵沟。耕地4200亩。人口598。以农为主。系王贵沟村民委员会驻
地。该村地势低洼,呈梯形聚落。 

十二股 村。在乡驻地北4公里。1893年刘华兄弟等十二户人家来此开地立村,土地分为十
二股,故名。耕地2684亩。人口344。以农为主。系十二股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地,
成长方形聚落。 

庞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南2.5公里。1900年由庞光荣开地立村,故名。耕地4784亩。人口
676。以农为主。系庞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成正方形聚落。 

赵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南7公里。1893年赵英虎等人开地立村,故名。耕地5603亩。人
口647,其中蒙古族6人。以农为主。系赵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成长方形
聚落。 

圣家营 村。在乡驻地西南4.5公里。1899年因蒙古人章盖居此,故名章盖营。1921年由天
主教修建教堂,故名为圣家营。耕地17541亩。人口2512,其中蒙古族5人,满族6人。
以农为主。系圣家营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为滩川地,成正方形聚落。

白海子乡 乡政府驻地白海子村在旗府北31.75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丘陵山区,南
部较平坦。因该乡境内有一大水泡子,水泡子周围呈白色碱土,人称白海子,乡从此名。 

1958年与平地泉合为一个公社。1962年分立白孩子人民公社。“文革”时改为“前进”公社。
1980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为乡。全乡辖个村民委员会,30个自然村,共3016户,11411
人。 

其中蒙古族67人。全乡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57763亩。林地5787亩。草牧场22479亩。
该乡地处集宁近郊,交通方便。农林牧副全面发展,水利条件优越,主要农产品为小麦,莜
麦,土豆,谷类。绵阳改良达到100%。 

白海子 村。乡政府及白海子村委会驻地。村前一公里处有一水泡子,周围呈白色碱土,名
白海子,故村从海子名。耕地6678亩。人口1230。以农为主。该村地势较平坦,成不规则
分布。

红海西村 村。在乡驻地西北4公里。村东南有一水泡子,周围呈红色土壤,故名红海子西
村。耕地4614亩。人口840。以农为主。系红海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较平坦,成
长条形分布。

张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4公里。1902年张宽一家从草碾洼村来此卖荒地居住,故名张家
村。耕地3221亩。人口649。以农为主。系泉玉林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成不
规则分布。

新农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2.5公里。1977年从武英村,李家村,黄土场迁到此地十余户,
成为新型农村,故名。耕地1300亩。人口342。以农为主。系黄土场村民委员会驻地。该
村地势平坦,呈矩形聚落。 

陈家梁 村。在乡驻地东南4公里。1933年陈迎喜来此开地居住,此地属坡梁地,故名。耕
地1593亩。人口276。以农为主。西土城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较平坦,成不规则
形聚落。

新农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2.5公里。1977年从武英村,李家村,黄土场迁到此地十余户,
成为新型农村,故名。耕地1300亩。人口342。以农为主。系黄土场村民委员会驻地。该
村地势平坦,呈矩形聚落。 

章盖营子 村。在乡驻地西南2公里。章盖系蒙古语,是清代蒙古族官职名。因此村居住过
一位“章盖”官职的人,故名章盖营。该村包括北沙梁,西营子。耕地3976亩。人口470,
其中蒙古族25人。以农为主。系章盖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较平坦,在霸王河东
侧,呈长条形分布。 

南界 村。在乡驻地南5公里。1902年以财主贾三满为村名。后来平定庄,太平庄以本村为
界,本村以南归平定庄,遂名南界村。耕地4700亩。人口866,其中回族2人。以农为主。
系南界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较平坦,呈矩形聚落。 

北关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2.5公里。1921年王贵生开地建居,起名河套村。1934年王搬迁
后,关世安买了一分土地居住,得名关家村。1949年该村西又建一村,故以“北”字加以
区别。耕地981亩。人口267。以农为主。系乔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较平坦,位
于霸王河西岸,呈长方形聚落 

三岔口乡 乡政府住地三岔口村在旗府西北43.75公里。地处山区。1958年与现煤窑乡合为
一个“希拉”公社。1964年划归察右前旗管辖,因公社驻地在三岔口村,故名为三岔口人
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全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共2799户,10828人。其中蒙古族19人,回族16
人。全乡面积154平方公里。耕地46691亩。林地13867亩。草牧场170507亩。该乡占有
交通上的优势:京包铁路与“呼大”公路横贯其境。全乡以农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
麦,荞麦,胡麻,土豆。

三岔口 村。乡政府与村民委员会驻地。因村周围有三条沟,沟口均面对该村,故名。耕地
1148亩。人口338。以农为主。该村地势较平坦,京包线通过,并设三岔口车站,呈不规则
聚落。 

布连营 村。在乡驻地西北2公里。“布连”系蒙古语,意为温泉,据下黑沟有一温泉而起名。
耕地1222亩。人口369,其中蒙古族28人。以农为主。系布连营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呈
长方形分布。

益元兴 村。在乡驻地东南4公里。1746年此地为蒙古族牧场。牲畜买卖兴旺,益元兴原是
牲畜交易商号,其后渐成村名。耕地5030亩。人口1111。以农为主。系益元兴村民委员会
驻地。该村地势较平坦,呈长条分布。 

崔家地 村。在乡驻地东南10公里。1915年崔姓先来此地居住,沿用蒙古语地名“夏巴尔
台”,转音为十八台,意为污泥滩。1966年解放军某部驻该村,改名为崔家村。耕地1115
亩。人口261。以农为主。系十八台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呈梯形分布。 

白石头圐圙 村。在乡驻地东南7公里。此地曾是蒙古族牧场,因多白石头,就用白石头垒
起圐圙,围圈牲畜,故名。耕地2601亩。人口2011。以农为主。系白石头圐圙村民委员会
驻地。该村地势较平坦,成长方形聚落。 

大湾子 村。在乡驻地东南6公里。1912年姓谢的来此买白石头圐圙姓贾的土地耕种,因该
村地处山湾,故名。耕地1224亩。人口311。以农为主。系大湾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
地处山湾洼地,呈长条形分布。

察汉营 村。在乡驻地南7公里。察汉系蒙古语,意为白色。村名来历不详。耕地4712亩人
口724,其中蒙古族5人,满族27人。以农为主。系察汉营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呈不规
则分布。

沙茂营 村。在乡驻地东北2公里。一百多年前,此地为蒙古族牧场。最早来此放牧的蒙古
族人叫武沙茂,故名沙茂营。耕地1400亩。人口318。以农为主。系向阳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势较平坦,呈长条形分布。 

阿拉善 村。在乡驻地西南4.5公里。很早以前,此地为蒙古族放牧之地。因此地下黑沟有
一温泉,故名阿拉善。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热泉”。耕地611亩,人口154,其中蒙古
族18人。以农为主。系阿拉善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较平坦,呈零星状分布。 

固尔班布拉格乡 乡政府驻地吉典布拉格村,在旗府西北31公里。地处山区。固尔班布拉格
系蒙古语,意为“三股泉”。1949年后因乡政府驻三股泉村,故名三股泉乡

1958年与老圈沟合并,译为蒙古语“固尔班布拉格”公社,1962年一分为二,该乡仍名为
固尔班布拉格公社,1967年以来,人们简称为固尔班。1980年恢复全称。1984年改为乡。 

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共2389户,人口9382,其中蒙古族291人,满族6
人。全乡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56053亩。林地13674亩。草牧场115409亩。1981年浩
齐德村民委员会境内出土契丹女尸,对研究辽代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 

吉典布拉格 村。系乡驻地及吉丰村民委员会驻地。村西山脚下有一直流而下的泉水,故名
吉典布拉格,系蒙古语,意为直流泉。耕地1517亩。人口263,其中蒙古族7人。以农为
主。该村地处山坡,呈零星状分布。 

大后山 村。在乡主的东北3公里。1930年汉族人来此开地,因村在布红代村大山后面,故
名。耕地1907亩。人口278。以农为主。系布红代村民委员会驻地。呈不规则状聚落。

沙渠 村。在乡驻地东北8.5公里。1930年建村,因沙地上有一股泉水,冲出一道渠,故名。
耕地2039亩。人口357 ,其中蒙古族6人。以农为主。系沙区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
山坡,呈长条形分布。 

河沿 村。在乡驻地东北7公里。因村庄建在河边,股民。耕地1324亩。人口224 。以农
为主。系富河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河成正方形聚落。

阿拉布拉格 村。在乡驻地西南3.5公里。因村南有一泉,故名阿拉布拉格,系蒙古语,意
为“后泉”。耕地4088亩。人口683,其中蒙古族65人。以农为主。系民生村民委员会驻
地。地处山地,成不规则形分布。 

三股泉 村。在乡驻地南4.5公里。1920年建村,因村庄周围有三股泉水,故名。耕地2072
亩。人口331,其中蒙度足67人。以农为主。系三股泉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地,呈长
方形分布。 

浩齐德 村。在乡驻地北4公里。一百年前因本村曾住过蒙古族“合文”官职的人(合文,
系对蒙古族中建立过功劳的人给予世袭的职务,合文所得到的封地叫浩齐德)故得此村名。
耕地1375亩。人口154,其中蒙古族19人。以农为主。系浩齐德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
地,呈长条形分布。

三号地乡 乡政府驻地三号地村位于旗府西北21.75公里,属于山地丘陵区,南北长约30公
里,东西宽10公里,二百多年前,汉族迁入此地,民国初年,放地商人把第三号土地卖给
当地人,地名由此而来。

1949年后,归原集宁县管辖,1958年属于平地泉公社,1962年分立三号地人民公社,1984
年改为乡,全乡辖10个村民委员会,31个自然村,共3448户,13320人,其中蒙古族35
人,回族245人,面积80.3平方公里,耕地68202亩,林地8976亩,草牧场55315亩,果
园420亩。 

乡办企业有沙石厂,砖厂,榨油厂各一个,全乡有中学二所,小学15所,乡卫生院一所,
村卫生所六个,乡兽医站一个,该乡交通方便,京包铁路从该乡通过,境内有“136”年处,
“151”处两个国营仓库,全乡以农为主。 

三号地村:在乡驻地东北2.8公里,1902年赵,黄,高三家买了放地商人孙宪的三号土地,
故名三号地村,耕地3884亩,人口739。以农为主,系三号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
坦,在京包线西侧,呈长条形分布。 

沈家村:在乡驻地南0.5公里,1910年兴和县张皋村姓沈的(原是开肉铺的商人)来此开地
居住,人称沈肉铺村,1948年改为沈家村,耕地2005亩,人口435,以农为主,系沈家村
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坡,在京包支线东侧,呈不规则状分布。 

泉脑子村:在乡驻地南二公里,1909年史,罗。石三家买放地商人土地耕种居住,因村西
南有一泉,故名泉脑子,耕地2838亩,人口577,以农为主,系泉脑子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势平坦,呈梯形聚落 

巴音滩村:在乡驻地西南4.5里,从前属于蒙古族牧场,因村北的寸草滩水草肥美,蒙古语
称巴音塔拉,意为富饶的土地,1910年后汉族迁此,称为巴音滩,耕地3179亩,人口540,
其中蒙古族六人,以农为主,系巴音滩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坡,呈长条形聚落。 

苏集村:在乡驻地东南三公里,“苏集”系蒙古语,意为胯骨状,因村南有座形似马胯骨状
的山名苏集山,故村从山名,耕地5401亩,人口1432,以农为主,系苏集村民委员会驻地,
该村系京包线“苏集站”,呈不规则分布。 

红房子村:在乡驻地东四公里,1946年建村,因当地土质为红色,人们用红土盖房,故名
红房子村,耕地737亩,人口205,以农为主,系红房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
京包线苏集站东侧,呈矩形聚落 

郝家村:在乡驻地北五公里,1902年由郝姓人家买放地商人孙宪的土地耕种,故名郝家村,
耕地2400亩,人口369,以农为主,系郝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坡,呈长条形分布 

土城子村:在乡驻地西北2.5公里,1910年开地立村,曾名盲虎沟,后来村民认为此名不雅,
就以村子里的土围子改名土城子,耕地8226亩,人口1420,以农为主,系土城子村民委员
会驻地,地势平坦,呈不规则分布 

西营村:在乡驻地西南2.75公里,1913年开地立村,为和东营村相区别,故名西营,耕地
7300亩,人口548,以农为主,系西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坡,呈矩形聚落 

拾号地村:在乡驻地北6.5公里,1910年农民买放地商人第10号土地立村,故名,耕地3317
亩,人口1740,以农为主,系拾号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坡,呈矩形聚落 

来家地村:在乡驻地北八公里,1910年雷社门在此开地立村,故名雷家地,后人以别字“来”
代替“雷”,村名故为来家地,耕地2300亩,人口398,其中回族245人,以农为主,系来
家地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区,呈不规则分布。 

平地泉乡 乡政府驻地平地泉村在旗府北21.5公里,该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1958年成立平地泉人民公社,(包括现三号地乡),1962年分立,1984年改为乡,全乡辖七
个村民委员会,16个自然村,共3521户,12468人,其中蒙古族49人。 

全乡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59966亩,耕地4507亩,草牧场14394亩,乡办企业有机械厂,
沙石场,水泥予制厂,全乡有中学一所,小学九所,地区医院一所,兽医站一个,还有乌盟
直属单位二个(乌盟农牧学校,乌盟农科所)察右前旗修造厂,乡工商管理所,税务所,石
油站,配种站,邮电局,果园等企业事业单位,该乡交通方便,靠近京包铁路,“呼,大”
公路穿其地而过,主要种植小麦,莜麦,谷类,土豆,胡麻。 

平地泉村:乡政府及平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因村东滩有一眼较大温泉,泉水出自平滩地,故
名平地泉,此名已有120年历史,耕地26216亩,人口5792,其中蒙古族14人,以农为主,
该村地势平坦,位于“呼大公路”165公里处两侧,呈矩形聚落。 

老羊圈村:在乡驻地东北3.75公里,一百多年前牲畜贩子从北往南贩运牲口,在此地中途
停留,并设有羊圈,故名,耕地5290亩,人口975,以农为主,系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
地形平坦,呈不规则形分布。

四号卜村:在乡驻地东北3.5公里,原名边墙村,开地时按顺序编为四号,又处于低洼处,
故改为现名,沿用50余年,耕地3524亩,人口530,其中蒙古族八人,以农为主,系四号
卜村民委员会驻地,村地形低洼,呈矩形聚落 

花村:在乡驻地南4.5公里,系蒙古语,由“哈雅尔陶力盖”演变而来,意为两个山头,因
村西有两座小山包,形似头形,故名,耕地8564亩,人口1726,其中蒙古族七人,以农为
主,系花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坡脚下,“呼大公路”穿其而过,呈长方形聚落 

南村:在乡驻地东南4.2公里,由农民赵七开地立村,故原名赵七村,1949年后,根据本村
位于索家村之南,故改名为南村,耕地1614亩,人口408,以农为主,系南村村民委员会
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长条状分布。

赛汉塔拉乡 乡政府驻地梁旺村在旗府北20.5公里,该乡地形平坦,二百至二百五十年前,
这里人烟稀少,属于蒙古族放牧之地,后来汉族人迁入,开垦土地,人口渐多,1958年与
赛汉乌素合为一个“火箭”人民公社,1961年分立赛汉塔拉人民公社。

赛流塔拉系蒙古语,意为好草滩,1984年改为乡,全乡辖六个村民委员会,35个自然村,
共3210户,13098人,其中蒙古族132人,全乡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63000亩,林地
9494亩,草牧场40094亩,乡办企业有综合厂一个,基层供销社一个,分销店五个,商店
四个,本乡以农为主,林牧结合,水利条件较好,现有初中一所,小学13所,乡卫生院一
所,兽医站一个,境内有乌盟果园和察右前旗苗圃,占地达1000余亩。

梁旺村:乡政府,梁旺村村民委员会驻地,1910年,梁旺来此开地立村,故名,耕地1680
亩,人口398,以农为主,地形平坦,呈矩形分布。

大喇嘛营村:在乡驻地西3.5公里,1852年该村住有蒙古族兄弟三人---叶大,二,三喇嘛,
后来汉族人将此村叫大喇嘛营子,耕地5222亩,人口1214,其中蒙古族五人,以农为主,
系大喇嘛营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呈正方形聚落。 

沙泉村:在乡驻地北四公里,1900年弓沟沙泉的人来此开地居住,故以原住地名命村名,
耕地3745亩,人口608,以农为主,系沙泉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呈不规则形
聚落。 

邢有村:乡驻地东3.75公里,1910年邢有来此开地立村,故名,耕地1480亩,人口238,
以农为主,系六苏木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呈长条形分布。 

梁家村:在乡驻地东南2.75公里,1910年间开地立村,村名以地主梁国兴得名,故名梁家
村,耕地682亩,人口133,以农为主,系水泉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呈不规则
状分布 

巴音塔拉乡 乡政府驻地印北梁村在旗府驻地东北28.25公里,该乡有“六梁”。“四滩”,“一
座山”,即边墙梁,米家梁,印西梁,小梁,极申梁,吉庆梁:印滩,民胜滩,三根贝营滩,
吉庆滩:老泉山,一百多年前,这里居住着蒙,汉,回三个民族,清末正黄旗所在地即设于
此,直到50年代,由于交通不便,才将正黄旗府迁到土贵乌拉镇。 

1958年成立巴音塔拉人民公社(巴音塔拉 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草滩),1984年改为乡,
全乡辖六个村民委员会,42个自然村,共3852户,15576人,其中蒙古族232人,全乡面
积154平方公里,耕地76013亩,林地17514亩,草牧场32992亩。 

乡办企业有机械厂,机电修理厂,粮食加工厂,个体户联办运输队,基层供销社一个,分销
店五个,商店四个,全乡有初中一所,小学25所,乡卫生院一所,村卫生所六所,兽医站
一个,全乡以农为主,林牧业结合,主要农作物为谷黍,小麦,土豆,莜麦,该乡土城村为
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清朝的一座城市就建于此,有古迹石碑等文物出土。 

印北梁村:乡政府及八苏木驻地,清末正黄旗驻地,1918年开地,人称印上,后有几户住
印北耕种,故名印北梁,耕地1660亩,人口343。以农为主,该村地势平坦,呈梯形聚落。 

老泉村:在乡驻地东北六公里,光绪24年(1899年)由李老泉等人开地立村,故名老泉村,
耕地2643亩,人口672。以农为主,系老泉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村居山坡处,呈矩形聚落

土城子村:在乡驻地东南四公里,该村系清末正黄旗所在地,有古城墙遗迹,故名土城村,
耕地14425亩,人口2880,以农为主,系土城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不规
则分布 

李英村:在乡驻地南四公里,最早的李老四开地立村,曾名李老四村,后随人口增加,以村
中大户李英命名,土改时,易名民胜村,1984年恢复原名,耕地2600亩,人口413,以农
为主,系李英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矩形聚落 

大哈拉村:在乡驻地西南七公里,1914年有几户蒙古族居于此,其中一人名“哈拉”意为
“黑”,故名大哈拉,耕地1945亩,人口417,以农为主,系大哈拉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
地形平坦,呈不规则分布 

吉庆梁村:在乡驻地南7.5公里,1918年开地建村,为表示吉祥,起名吉庆梁,耕地1574
亩,人口366,其中蒙古族六人,以农为主,系吉庆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平坦,呈长
条状分布 

巴嘎淖尔乡 乡政府驻地贾家村在旗政府驻地东北37公里。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属于山地丘
陵区。巴嘎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小湖。一百五十多年前,此地大多数居民为蒙古族,当时
水草丰美,牧业兴旺。后来汉族迁来,渐为农区。 

1952年此地设乡政府。1958年与现黄茂营合为一个黄茂营公社。1962年分立巴嘎淖尔公社。
当地人习惯称“小淖尔”。1984年改为乡。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共2201
户,9111人,其中蒙古族623人。 

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52708亩。林地28061亩。草牧场101578亩。该乡以农为主,林
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莜麦,小麦,土豆,胡麻。该乡尤其盛产胡麻,系全旗食油油料基地
之一。

贾家村 村。乡驻地。民国十五年(1927年)由贾三罗等人开地立村,故名贾家村。耕地2426
亩。人口303,其中蒙古族33人。以农为主。该村地形平坦,傍小淖尔海西南侧呈正方形
聚落。 

西营子 村。在乡驻地西北一公里。1782年蒙古族在此游牧。因村在小淖尔海西,故名西营
子。耕地669亩。人口143,其中蒙古族22人。以农为主。系巴嘎淖尔村民委员会驻地。
该村呈矩形聚落。

大人营 村。在乡驻地东北三公里。1782年开地立村,有一大户称为罗大人,故名大人营。
1968年改名为查干浩来,但人们还习惯称为大人营。耕地3776亩。人口674,其中蒙古族
73人。以农为主。系查干浩来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不规则状分布。 

八大顷 村。在乡驻地东三公里。1910年由许茂林,薛二,贾大考,文二九4户开地立村,
在村东,西两头各开地四顷,故名八大顷。耕地1731亩。以农为主。系依核淖尔(大湖)
村民委员会驻地。处于坡地,在大淖尔海南部,呈矩形聚落。 

南窑子 村。在乡驻地东南四公里。1832年由骆驼庙的蒙古族迁居此地放牧,分居于南营与
北营,后来蒙汉杂居,习惯称为南窑子。耕地8189亩。人口750。其中蒙古族193人。以
农为主。系南窑子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较平坦,呈不规则分布。 

五号 村。在乡驻地东南七公里。清道光11年(1832年)由放地商人编为五号地,故此得
名。耕地1165亩。人口184。以农为主。系井子沟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呈沟状,呈长
条状聚落。 

大南沟 村。乡驻地东南10 公里。因该村座落于沟内,且居大阳坡村南,故名大南沟。耕
地1535亩。人口265。以农为主。系岱青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位于山沟,呈正方聚落。

乌拉哈乌拉乡 乡政府驻地河东村在旗政府驻地东22.5公里。清朝时设立正黄旗,辖二十个
苏木(乡)。乌拉哈乌拉为第十七个苏木,乌拉哈乌拉系蒙古语,意为孤山。 

1954年正黄旗迁府,改名为察右前旗。此地叫十七苏木。1958年改名乌拉哈乌拉公社。1984
年改为乡。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38个自然村,共2067户,8554人。其中蒙古族422
人,回族41人

全乡面积170平方公里。耕地48946亩。林地33480亩。草牧场109426亩。该乡以农为主,
林牧副全面发展。由于草原宽阔,宜于发展畜牧业。境内国营苗圃分部“支家村站”占地
250亩。主要农产品为小麦,谷黍,荞麦,土豆,胡麻。 

河东村 村。乡驻地及保丰村委会驻地。因位于清水河东,故名河东村。耕地1735亩。人口
395,其中蒙古族107人。以农为主。该村地形平坦,位于孤山脚下,清水河流经村中,呈
矩形聚落。 

支家村 村。在乡驻地北五公里。1802年支老五从放地商人手中买地耕耘,故名。耕地1300
亩。人口267,其中蒙古族10人。以农为主。系联丰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呈方形聚落。 

十三号 村。在乡驻地东九公里。1884年梁姓买放地商人土地耕种,因此地属13号地,故
得此名。耕地3018亩。人口392。以农为主。系十三号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势较平坦,
呈方形聚落。

东小河 村。在乡驻地东南四公里。1879年建村于小河边,故名。耕地3280亩。人口326。
以农为主。系东小河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不规则状分布。 

郝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南10公里。1890年前后该村叫八台沟。后此村有郝,蔡两大户,
因郝姓居多,故名郝家村。耕地1470亩。人口149。以农为主。系八台沟村民委员会驻地。
该村呈长条形分布。

额尔登塔拉 村。在乡驻地东2.5公里,1979年建牧业队时,有上级命名。该地名系蒙古语,
意为“宝滩”。耕地1145亩。人口82。以牧为主,天然牧场达10000亩。系乌兰格日勒村
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平坦,呈长方形分布。 

谢家沟 村。在心爱那个主的东北八公里。约1880年谢四来为放地商人赶车并入股分地耕种。
因村居两沟之间,故名谢家沟。耕地3937亩。人口598,其中蒙古族95人。以农为主。系
青山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居山沟两侧。呈圆形状分布。

郝家村乡 乡政府驻地郝家村在旗府东南14.25公里。该乡南高北低,西南为山区,中属坡
地,北属草滩,各占总面积约三分之一。

据地质考证,此地原属湖泊,由于湖水下降,遂变为草滩。清初,有蒙古族在此居住放牧,
属“头苏木”。光绪28年,皇帝降旨宫女“温太太”放地,由段,郝,赵三家买地开垦,渐
成农区。民国元年(1911年)此地属丰镇县管辖,名“宁进庄”。1937年日伪时期改为丰利
乡。

1945年日本投降后,属国民党丰镇县隆盛庄第四保公所。1949年后归丰镇县三区管辖,改
名米家行政乡。1958年与乌拉哈乌拉乡合为一个乌拉哈公社。1962年分立新风公社。1984
年改为郝家村乡。 

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21个自然村,共1936户,7896人,其中蒙古族15人,回族13
人。面积82.4平方公里。耕地38768亩。林地21873亩。草牧场2288亩。大河湾流经该乡,
为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全乡以农为主,林,牧,副全面发展。交通方便,“呼大公路”
通此设站。 

郝家村 村。乡政府及村民委员会驻地。光绪28年,皇帝降旨宫女“温太太”到此放地,郝
老大买地在此耕种居住,故名。耕地1594亩。人口464人。以农为主。该地地形较平坦,
位于“呼大公路”195公里处并设站。呈矩形聚落。 

大九号 村。在乡驻地西2公里。1912年丰镇县永善庄大九号村一部分人迁此,沿用原籍村
名。耕地4686亩。人口840。以农为主。系大九号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低洼平坦,
位于呼大公路194公里处南侧,呈矩形聚落。 

常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2.5公里。1881年,常,刘,韩三户开地建村,因常家户大人多,
故名常家村。耕地565亩。人口151。以农为主。系常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形较平
坦,呈梯形聚落。 

冀家梁 村。在乡驻地东北4公里。1902年冀三,冀四兄弟二人来此盖一间房开地居住,当
时村名“一间房”。1946年又改名冀家梁。耕地2186亩。人口415,其中蒙古族5人。以农
为主。系冀家梁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居山坡,在“呼大公路”194公里处北侧,呈正方形
聚落。

呼和乌素乡 乡政府驻地小北店村在旗府西南7公里处。属于半山区地带。八十年前,此地
是蒙古族人牧场。后来汉族人迁入此地,垦地耕种。1958年与现土贵乌拉乡合为一个“胜
天”公社,1962年分立呼和乌素公社。1984年改为乡。 

呼和乌苏系蒙古语,意为“碧蓝的水”。因当地有一条黑沟河可灌溉草地,人称“呼和乌苏
滩”。全乡辖6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共2165户,8494人。其中蒙古族171人,满
族21人,回族7人。 

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45657亩。林地11413亩。草牧场69836亩。主要农作物莜麦,小
麦,土豆,胡麻。畜产品有牛,马,骡,羊及其皮毛,肉类等。该乡有引洪灌溉之有利条件,
地下水充足,系全旗主要粮食基地之一。 

小北店 村。乡及村委会驻地。1882年前后有一个姓武名太平嘎的人在此开了一个留人小店,
因店南三公里处有一南大店,故称此处小北店。村从店名。该村地势平坦,在集丰公路两侧,
呈梯形聚落。 

土城子 村。在乡驻地南二公里。1875年开地立村,因村子周围围土城墙,故名。耕地1166
亩。人口308,其中蒙古族5人。以农为主。系口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长条形
分布。 

种地槽 村。在乡驻地西北2.5公里。民国元年有景,郭两户买放地商人卫士义的土地,耕
种立村。因该村位于两山之间,形似槽状,耕地又在“槽”上下,故名种地槽。耕地1970
亩。人口376。以农为主。系种地槽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丘陵凹处,呈长条形聚落。

毛虎沟 村。在乡驻地西南5.5公里。早年是蒙古人营地。“毛虎沟”系蒙古语,意为“不通
的沟”,依地势而得名。蒙古族放地商人胡巴图出卖此地后,遂开地立村。后来虽往西有了
通路,但仍沿用毛虎沟至今。耕地1150亩。人口415 。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毛虎沟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呈长条状分布。 

老圈沟 村。在乡驻地西南7.8公里。1912年丰镇县聂,高,薛三家来此开地。根据早年放
牧人留下的小土房,老羊圈,遂名老圈沟。耕地1200亩。人口241。以农为主。系老圈沟
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沟,呈矩形聚落。 

庙营子 村。在乡驻地南8公里。原是蒙古族人营地,康熙年间曾修有一庙。1913年前后开
地立村时,起名庙营子,习惯上也称庙沟。耕地1030亩。人口189,其中蒙古族34人。以
农为主。系庙沟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沟,呈梯形状聚落。 

老圈沟乡 乡镇府驻地老圈沟村在旗府西北19.75公里。全乡总属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八
百多年前,此地属于游牧之地。蒙古族人在此举行祭敖包活动时,常在此圈羊。又因此处四
面环山,中间形成天然的羊圈,故名老羊圈。 

1949年改名老圈沟。1958年与现固尔班布拉格乡合为一个公社。1962年分立老圈沟公社(东
胜公社)。1984年改为乡。 

全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22个自然村,共1923户,8398人,其中蒙古族88人。全乡面积
131平方公里。耕地52664亩。林地8927亩。草牧场127095亩。该乡以农为主,主要农作
物为莜麦,土豆,胡麻。

老圈沟 村。乡驻地。八百多年前此处蒙古族人祭敖包,在四面环山的地方圈羊,故得名老
羊圈。1949年改名老圈沟。耕地3825亩。人口614,其中蒙古族63人。以农为主。该村地
处山沟,呈不规则形聚落。 

乌兰胡洞 村。在乡驻地西南2.5公里。此名系蒙古语,意为红井。1913年开地立村,当时
人们在村中打了一眼井,因属于红土井,故名乌兰胡洞。耕地5626亩。人口895,其中回
族3人。以农为主。系乌兰胡洞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沟,呈长条形聚落。 

大卜子 村。在乡驻地西南6.5公里。1917年由石,罗两户向放地商人买地居住,因此处低
洼,故以方言命名为大卜子。耕地4235亩。人口847。以农为主。系大卜子村民委员会驻
地。地处山洼,呈不规则形聚落。 

温井梁 村。在乡驻地西南5.5公里。1895年,有袁,薛,张,杨四户买放地商人卫士义的
土地建村,村庄座落在坡梁上,村东有一温水井,故名温井梁。耕地3009亩。人口378。
以农为主。系温井梁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坡,呈零星分布。 

察汉贲贲 村。在乡驻地南6.5公里。1912年建村,察汉贲贲系蒙古语,意为白色的圆状山
丘,由本村东一山之形状而得名。耕地1964亩。人口550,其中蒙古族15人。以农为主。
系察汉贲贲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山沟,呈长条形聚落。 

大乌日图布朗格 村。在乡驻地东4.5公里。乌日图布朗系蒙古语,意为长泉。1895年开地
立村,村南山坡有数眼山泉,故名乌日图布朗格。1903年村东2公里又建一小村,为区别
两村,分别称为“大”,“小”。耕地2400亩。人口680,其中蒙古族1人。以农为主。系乌
日图布朗格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地处低洼,呈矩形聚落。

礼拜寺乡 乡政府驻地礼拜寺村在旗府西北12公里。属山地丘陵区。1958年与赛汉塔拉合
为一个礼拜寺公社。1962年分立。“文革”期间曾改名赛汉乌素公社,1980年恢复原名。1984
年改为礼拜寺乡。 

全乡辖六个村民委员会,22个自然村,共1558户,6202人,其中蒙古族266人,回族134
人。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31531亩。林地4176亩。草牧场44366亩。该乡以农为主,主
要种植小麦,莜麦,土豆,胡麻,甜菜。乡境内有空军某部雷达站,乌盟冷冻站等单位。该
乡交通方便,“京包”铁路,“呼大”公路穿其境而过。 

礼拜寺 村。乡及村委会驻地。原属正黄旗十六苏木。1912年开地后,有回民在村北开了清
真寺院,故名礼拜寺。耕地4023亩。人口790,其中回族74人。以农为主。该村位于“呼
大”公路175公里处北,呈不规则形聚落。 

南店 村。在乡驻地东北一公里。清光绪三十年开地立村,因本村在当时科布尔大路弯处有
一车马大店,故以方位命名为南店。耕地670亩。人口183。以农为主。系南店村民委员会
驻地。该村位于“呼大”公路174公里处,地势平坦,呈长方形聚落。

薛家村 村。位于乡驻地东北六公里处。1913年由名叫薛秃子的人开地立村,故名。耕地686
亩。人口185人,其中蒙古族24人。以农为主。系碱滩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位于黄旗海
北岸,地势平坦,呈正方形聚落。 

脑包沟 村。在乡驻地西南2公里。1913年有三户地主在此开地立村,因本村座落在脑包山
下的沟沿上,故名脑包沟。耕地2562亩。人口373。以农为主。系脑包沟村民委员会驻地。
该村位于“京包线”西侧,呈矩形聚落。 

哈必尔噶村:在乡驻地南2.9公里,1897年蒙古族人在此居住,起名哈必尔噶,意为“侧腰”,
是清朝时代两个驿站中间的腰站,耕地685亩,人口138,其中蒙古族22人,以农为主,
系哈必尔噶村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在京包线两侧,地形平坦,呈零星分布 

谷力脑包村:在乡驻地南2.9公里,因本村位于脑包山后,故名谷力脑包,该地名系蒙古语,
意为圆滑的山头,沿用已达70年之久,耕地1100亩,人口244,以农为主,系谷力脑包村
民委员会驻地,该村在脑包山北麓,“呼大”公路东侧,呈现长条形聚落 

察哈尔右翼中旗

察哈尔右翼中旗(简称察右中旗),位于乌兰察布中部,东与察哈尔右翼后旗相邻;西北与
四子王旗相接;南与卓资县相连。地理坐标:东经111。55,至112。51,;北纬41。01,
至41。49,。东西宽约80公里,南北长约90公里,面积4185平方公里。旗政府驻地科布
尔镇。辖一镇25乡(苏木),216个村民委员会,921个自然村。人口220301,其中蒙古族
3227人;回族839人;满族616人。

一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现旗境北部为匈奴所据,南部隶属赵国云中郡。秦汉时期为云
中郡之东部,并置陶林县。东汉为匈奴所据。魏晋为拓跋氏所据。北魏一隅为抚冥镇之西南,
武川镇之东南,隶属凉城郡。 

隋唐五代时期为突厥可汗所治都斤山之北境,唐云中都督府之东北界。辽金时期为丰州富民
县之东北部。元朝东部隶集宁路,中部隶德宁路,西南一隅隶大同路丰州。明宣德以后为大
同边外地。清初察哈尔部众迁此驻牧,为镶红,镶蓝二旗之北境;乾隆年间设口外道厅,此
地属宁远厅,隶归绥道;光绪29年,宁远厅所属灰腾梁以北置陶林厅,治所在现科布尔镇。

1912年(民国元年)该陶林厅为陶林县;1914年(民国三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9年
(民国十八年)绥远特别区改为省,陶林县划归绥远省。 

1948年陶林县解放。1954年随绥远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合并。同年陶林县建制撤销,以其西
半部的五个区和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的第一区为基础,并划入原镶蓝镶红联合旗第三区所辖的
转山子,大南沟两乡及十一苏木的东西营子村,和卓资县北部的金盆,转金召,三道沟三个
乡及东胜乡的半个乡,组成察哈尔右翼中旗。其后又有几次区域变更,其中1958年变动较
大,原武东县建制撤销后,将广益隆,,麻迷图,义合隆,蒙古寺。大滩,明旺泉等乡划归
本旗。至此形成现在之大致规模。 

科布尔镇 察哈尔右翼中旗驻地。“科布尔”,系蒙古语“土地松软”之意。约1874年就有此
名称。1903年为清陶林厅驻地,1929年为民国陶林县驻地,1937年“七七”事变后伪反动
当局设科布尔为镇建制,1954年2月7日绥远省第一届第三次人民代表会议“关于解决绥
东旗县并存问题的决议”重新划定察哈尔右翼中旗, 

并将该镇作为旗所在地,1958年成立科布尔镇人民公社,1980年改为科布尔镇人民政府。
辖六个居民委员会。三个村民委员会,5218户,17009人。其中蒙古族632人,回族20人,
满族90人。面积4平发方公里,耕地812亩,林地517亩。以农为主,兼营蔬菜。商业网
点主要分布在东,西,南三条大街。是察哈尔右翼中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通往呼和
浩特市,集宁区,武川县,四子王旗,卓资县,察哈尔右翼后旗的公路,是乌兰察布盟后山
地区的交通枢纽。 

东街 位于科布尔镇十字街东部。东西走向。西起十字街,东至国营苗圃;长750米,宽8
米。主要驻有旗人民政府,旗党委,镇人民政府,镇党委等机关。 

南街 位于科布尔镇十字街南部。南北走向。北起十字街,南至工业路,长600米,宽8米。
主要驻有旗供销社,物资局等单位。

西街 位于科布尔镇十字街西部。东西走向,东起十字街,西至西桥;长770米,宽8米。
主要驻有商业局,农机局,牧畜局,西街小学等单位。 

北街 位于科布尔镇十字街北部,南北走向,南起十字街,北至北桥;长525米,宽8米。
主要有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财政局。

得胜乡 政府驻地设在科布尔镇内。原属科布尔镇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从科布尔镇人民公
社划出,成立得胜人民公社,公社驻地得胜(村),故名。1966年公社驻地迁至科布尔镇内,
名称未变。1984年改为乡。辖13个村民委员会,55个自然村,3012户,12028人,其中蒙
古族19人,回族11人,满族13人。全境属丘陵区,南部多山,北部较平坦。面积221平
方公里,耕地104488亩,林地15026亩,草牧场159400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莜
麦,土豆,胡麻,菜籽。 

得胜 村。在乡镇府驻地西南4.5公里。1745年前后李氏兄弟二人在此经商,店名“得胜”,
村从店名。人口132,均系汉族。耕地1669亩,以农为主。系得胜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
平摊,呈十字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科布尔--左云公路。 

大营子 村。在乡镇府驻地西南三公里。1600年前后蒙古族居此放牧,故名。人口351,均
系汉族。耕地4800亩,以农为主。系大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河西侧呈长方形聚落。 

厂汉营 村。在乡镇府驻地南1.5公里。“厂汉”由蒙古语“查干”演变而来,意为“白色的”。
1867年前后蒙古族人居此。名称来历不清。人口227,均系汉族,以农为主。系厂汉营村民
委员会驻地。地处平摊,呈圆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小东滩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二公里。1900年前后形成村落。因位于科布尔镇东北的平摊
处,故名。人口140,均系汉族。耕地967亩,以农为主。系小东滩村民委员会驻地。依沼
泽地西侧分散聚落。简易公路直通科布尔镇。 

西壕堑 村。在乡镇府驻地西北4公里。1700年后,曾名西城马店,因村西有条浅壕沟,改
成现名。人口226。耕地3440亩,以农为主。系西壕堑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平摊,呈圆
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义圣和 村。在乡镇府驻地北3.5公里。1700年前后从山西迁来一户人家在此经商,店名义
圣和,村从店名。人口150,均系汉族。耕地1127亩,以农为主。系义圣和村民委员会驻
地。地处平摊,不规则聚落。

口肯脑包 村。在乡镇府驻地西7.5公里。“口肯脑包”系蒙古语,意为“女儿山”。约1782
年形成村落。人口643,均系汉族。耕地8842亩,以农为主。系南口村民委员会驻地。沿
山东侧呈圆形聚落,地形平坦。 

南蓝旗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八公里。1800年前后清蓝旗人迁此居住,故名蓝旗村。后因
位于北蓝旗南,故名南蓝旗。人口200。耕地1732亩,以农为主。系蓝旗村民委员会驻地。
沿干沙河西侧成不规则聚落。有简易公路通科布尔--左云公路。 

口子上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11.5公里。因位于沟口,故名。新建居民点,乡配种站,大东
沟小学,大东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南靠乌尔图坝呈“一”字型散居。科布尔--左云公路经
此。 

南水泉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约1731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村南有泉水,故名。人
口256。耕地2219亩,以农为主。系南水泉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呈不规则聚落,
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羊山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约1842年形成村落,因村西沟里常有黄羊出没,故
名。人口224。耕地1578亩,以农为主。系羊山沟村民委员会驻地。沿集宁--固阳公路
西侧呈不规则聚落。 

五道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约1912年前后形成村落,以沟的顺序排列取名。
人口215。耕地2000亩,以农为主。系五道沟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北山坡呈不规则聚落。 

元山子乡 政府驻地(系新居民点)在科布尔镇东约8公里。1958年属科布尔镇人民公社管
辖。1960年从科布尔镇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元山子人民公社。因公社驻地元山子(村)而
得名。 1984年改为乡。现乡政府驻地已迁至元山子(村)东北一公里,仍沿用旧名。辖9
个村民委员会,38个自然村。人口9065,其中蒙古族12人,回族756人。全境属丘陵区。
面积250平方公里。 草场92600亩。耕地90061亩。林地13841亩。以农为主,兼营林牧。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胡麻,土豆。本乡西马大库联是回族聚居较集中的村子。  


元山子村。在乡政府西南1公里。1788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村西有圆形土丘,故名。人口
223。耕地3000亩,以农为主。系元山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集宁--固阳公路两侧分布。 

阿林朝北 村。在乡政府东6公里。“阿林朝”系蒙古语“阿林召”的转音,意为“后梁”。
1923年前后蒙古族人命名。分南北两村,北村居北,故名。人口295,其中回族10人。耕
地2200亩,以农为主。系阿林朝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呈长方形聚落。 

东壕堑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约1873年前后形成村落。“壕堑”是划界挖的壕沟,
共有东西南北四道,北村位于东壕堑,故村从此名。人口518。耕地5134亩,以农为主。
系东壕堑村民委员会驻地。四面环山,呈圆形聚落。 

六间房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1公里。约1788年形成村落时建起六间房,故名。人口224。
耕地2500亩,以农为主。系六间房村民委员会驻地。南靠山坡呈长方形聚落。集宁--固
阳公路经此

海流图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7公里。“海流图”系蒙古语,意为“青灰色的草浪”。约1923
年前后形成村落命名。人口565。耕地5112亩,以农为主。系海流图村民委员会驻地。靠
山东侧分南北两片分布。地势平坦。 

西大马库联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8公里。“库联”系蒙古语,意为“矮围墙”。1923年前后
形成村落,因当时有个较大的马圈,故名。人口750,其中回族735人。耕地7000亩,以
农为主。系大马库联村民委员会驻地。沿集宁--固阳公路北侧呈长方形聚落。 

白家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1750年前后山西省迁来一白姓人家居此,故名。
人口133。耕地1265亩,以农为主。系白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北靠土坡呈长方形聚落。 

口子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1800年前后蒙古族居住时命名为黑沙图。因此地处
沟口,1958年改为现名。人口220。耕地2400亩,以农为主。系永和村民委员会驻地。西
南靠山,东靠土坡呈圆形聚落。 

南壕堑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8公里。1783年前后形成村落。本村位于南壕堑,故村从此名。
人口364,其中蒙古族11人。耕地3400亩,以农为主。系南壕堑村民委员会驻地。四面环
山,呈圆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驻地。 

宏盘乡 政府驻地宏盘村在旗府驻地东北20公里。1958年属三道沟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
从这个公社划出,成立宏盘人民公社。从公社驻地宏盘村名。1984年改为乡。 辖9个村民
委员会,1个嘎查,38个自然村。人口10305,其中蒙古族110人。全境属丘陵区,最高海
拔1831.8米,最低海拔1538米。面积208平方公里,草场约182700亩,耕地84771亩,
林地13139亩。以农为主,兼营林牧。主要农作物为莜麦,小麦,谷子,土豆,胡麻。

宏盘 村。1920年以前这里是蒙古族牧民的游牧点,由于羊群践踏,使一大片土地无草,显
现出土质为红色的地面,又因其形状似圆盘,故名宏(红)盘。人口1669,其中蒙古族13
人,满族33人。耕地13600亩,以农为主。系乡政府,宏盘村民委员会驻地。 

中哈达 村。在乡政府东南3公里。“中哈达”为“中哈达忽洞”之简称,“哈达忽洞”系蒙
古语,意为“岩石井”。1944年形成村落,因名吴二狗的人居此,故称二狗村。解放以后,
当时的乡政府以村子在东哈达忽洞(村)和西哈达忽洞(村)之间,故改名“中哈达忽洞”,
后简称为现名。人口300。耕地1800亩,以农为主。系哈达忽洞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
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往乡政府。 

旱海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1920年形成村落,因村前有一小季节湖,故名。
人口614,其中蒙古族10人。耕地5511亩,以农为主。系旱海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季节
湖呈弧形聚落。 

胜利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1910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村东有座玉皇庙,故名玉庙村。
1967年改为现名。人口320。耕地3800亩,以农为主。系胜利村民委员会驻地。沿乡间路
西侧呈长方形聚落

白脑包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5公里。“脑包”系蒙古语,意为山丘。1922年形成村落,因
村前山上有白色的萤石,故名。人口422。耕地3087亩,以农为主。系白脑包村民委员会
驻地。依白脑包山东北呈长方形聚落 

阿麻忽洞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10.5公里。“阿麻忽洞”系蒙古语,意为沟口的井。1930年
形成村落始有此名。人口441,其中蒙古族44人。耕地3100亩,属半农半牧区。系阿麻忽
洞嘎查驻地。依山呈长方形聚落。 

枳机渠 村。在乡政府西北10公里。约1923年形成村落,因山谷长满枳机,故名枳机渠。
人口375。耕地1980亩,以农为主。系枳机渠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两侧分布。

哈达哈少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4公里。“哈达哈少”系蒙古语,意为尖山头。约1939
年蒙古族人居此放牧。人口271。耕地2261亩,以农为主。系东风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
西侧呈长方形聚落。

八道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约1910年形成村落,因居七道沟东,以顺序取名八
道沟。人口350。耕地3700亩,以农为主。系八道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四面环山,呈正方
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 

二道岔 村。在乡政府东北6公里。约1928年形成村落,按顺序排列,地处第二道沟的沟口
处,故名。人口220。耕地1530亩,以农为主,系二道岔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呈正方
形聚落。 

七苏木乡 政府驻地七苏木(c村)在旗府驻地西15公里。原属乌兰人民公社管辖。1962
年从这个公社划出,成立七苏木人民公社,公社驻地七苏木(村)。1984年改为乡。辖6个
村民委员会,29个自然村。人口8916,其中蒙古族46人。全境属山区,最高海拔1958.4
米,最低海拔1634米。面积92平方公里,草场77300亩,耕地50254亩,林地8596亩。
以农为主,兼营林牧。主要农作物为莜麦,小麦,谷子,胡麻,土豆等。本乡大部分村子为
老革命根据地。 

七苏木 村。“苏木”系蒙古语,为一级行政建制,意为乡。清时为镶蓝旗第七个苏木驻地,
故名。人口770。耕地3860亩,以农为主。系其苏木乡政府,七苏木村民委员会驻地。东
处山坡,分东,西两片分布。中旗--卓资山公路经此。 

千二营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4公里。1900年前后有刘,范等四人用1200两白银买当地的
土地耕种,故名。人口667。耕地4363亩,以农为主。系千二营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
坡,分东,西两片分布。 

胜利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3公里。曾名鄂布根虎都格。系蒙古语,意为旧井。1910年前后,
蒙古族人居此,根据开地时有一口较古老的井而得名。后汉族相继来此定居,演变为“老虎
忽洞”。1966年改为现名。人口402。耕地2344亩,属半农半牧区。系胜利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处山沟,呈长方形聚落。 

胜利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3公里。曾名鄂布根虎都格。系蒙古语,意为旧井。1910年前后,
蒙古族人居此,根据开地时有一口较古老的井而得名。后汉族相继来此定居,演变为“老虎
忽洞”。1966年改为现名。人口402。耕地2344亩,属半农半牧区。系胜利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处山沟,呈长方形聚落。 

小东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3公里。1880年田姓在本村沟东居住,故以方位取名。人口261。
耕地1600亩,以农为主。系宿尼不浪村民委员会驻地。分别依东,西两山坡呈长方形聚落。 

阳弯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3公里。1912年前后形成村落,因地处向阳的山湾处,故名。
人口646。耕地3077亩,以农为主。系阳湾子村名委员会驻地。依山东,西两片分布。中
旗--卓资山公路经此。 

永生堂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4公里。1899年前后今呼和浩特的商人来此经商,店名义丰号,
故村从店名。后丰镇人阎姓,范姓来此经商,店名永生堂,故又改为现名。人口316。耕地
1265亩,以农为主。西永生堂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呈长方形聚落。 

三道沟乡 政府驻地三道沟村在旗府驻地北14公里。1958年成立三道沟人民公社,因公社
驻地得名。1984年改为乡。辖11个村民委员会,82个自然村。人口12947,其中蒙古族16
人,满族8人。北部属丘陵区,南部为滩川地,最高海拔1929米,最低海拔1692米。面积
260平方公里。耕地137444亩,林地31747亩,草场141800亩。以农为主,兼营林牧。主
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莜麦,土豆等。 

三道沟 村。1782年前后形成村落。因地处二道沟东,以山沟排列顺序取名。人口924。耕
地7500亩,以农为主。系三道沟乡政府,三道沟村民委员会驻地。简易公路从东,南两侧
通过,呈椭圆形聚落。

四兴庄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2公里。1680年前后由山西迁来赵,李,范,高四家人,取四
家兴旺之意,命名四兴庄。人口389,其中满族6人。耕地5000亩,以农为主。系四兴庄
村民委员会驻地。依科布尔--三道沟简易公路南侧成长方形聚落。 

二道沟口子 村。在乡政府西南6公里。1782年形成村落,以沟顺序排列,地处第二道沟沟
口处。人口415。耕地4200亩,以农为主。系二道沟村民委员会驻地。简易公路从村中穿
过,分两片聚落。

永泉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8公里。1770年前后形成村落,以其位置取名半沟子。后因村东
有泉水,改为现名。人口137。耕地1430亩,以农为主。系头道沟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
西侧南北散居。简易公路可通科布尔。 

徐家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系11公里。1832年前后徐姓来此居住,故名。人口273。耕地
3300亩,以农为主。系合义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坡梁,呈长方形聚落。简易公路通科布
尔镇。

四义和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1782年前后有杨姓来此经商,店名四义和,村从
店名。人口187。耕地1800亩,以农为主。系四义和村民委员会驻地。呈圆形聚落。 

永茂泉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7.1公里。1862年一商人来此经商,店名永茂泉,村从店名。
人口187。耕地2054亩,以农为主。系永茂泉村民委员会驻地。以山梁呈长方形聚落。有
通科布尔简易公路。 

民乐 村。在乡政府北约7.5公里。1949年前后郭姓人家居此,故曾名郭家村。1964年改为
现名。人口202。耕地2357亩,以农为主。系民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四道沟西侧呈长方
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科布尔。 

大庙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1891年前后村中有一座庙,故名。人口219。耕地2200
亩,以农为主。系大庙村民委员会驻地。呈长方形聚落。简易公路通科布尔。 

外贲卜台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8公里。“贲卜台”系蒙古语,意为甘露瓶。1922年前后
蒙古族居此放牧,因位于贲卜台村北,故名。人口123。耕地912亩,以农为主。系贲红村
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呈长方形聚落。 

程家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1914年前后有个姓程的人居此,故名。人口169。
耕地1210亩,以农为主。系厂汉营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呈长方形聚落。 

金盆乡 政府驻地金盆村在旗府驻地西南45公里。1958年成立金盆人民公社,因驻地金盆
村得名。1984年改为乡。辖12个村民委员会,64个自然村。人口12803,其中蒙古族322
人,满族61人。全境属山区。面积161平方公里,耕的329亩,林地15220亩。以农为主,
兼营林牧。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谷子,土豆。乡大部分地区为革命老区。 

金盆 村。1890年前后形成村落,因四面环山,地形似盆,命名金盆。人口1157。耕地2620
亩,以农为主。旗黄金公司,金盆金矿,金盆乡政府,金盆村民委员会驻本村。依坡呈长方
形聚落。呼和浩特--大同公路经此。 

下羊场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3公里。1912年前后卓资县福生庄的万德堂在此曾设羊场,
故名。人口145。耕地571亩(?),以农为主。系羊场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呈
三角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呼大公路”。 

后阳坡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7公里。1903年前后形成村落,因地处北坡向阳处,另外又有
前阳坡村,故名后阳坡村。人口149。耕地510亩,以农为主。系阳坡村民委员会驻地。沿
呼大公路北侧成长方形聚落。 

转经召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10公里。1603年(9?)前后形成村落,因此地曾有一座召庙,
名转经召,故村从庙名。(庙内经案下安装水轮,经案可转动)。人口497,其中满族29人。
耕地1296亩,以农为主。系转经召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呼大公路北侧呈长方形聚落。 

保和堂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1907年前后吴姓由和林格尔县迁来居住。因村子
附近的山上野生药材较多,故药商命名保和堂。人口188,,其中蒙古族4人。耕地909亩,
以农为主。系保和堂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坡梁散居。科布尔镇--左云公路经此。 

西二架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8.5公里。1920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村子东西两面是石架山,
另外又有东二架子村,故名西二架子。人口297。耕地1392亩,以农为主。系二架子村民
委员会驻地。依山坡散居。有简易公路通科布尔--左云公路。

口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9公里。1910年前后形成村落,因地处山口,故名。人口120。
耕地615亩。以农为主。系小珠莫太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散居,有简易公路通科布尔
--左云公里。 

石架湾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6公里。1900年前后张红世等居此,因村子北靠石架山山湾处,
故名。人口137,其中满族11人。耕地900亩,以农为主。系大珠莫太村民委员会驻地。
靠沼泽地北侧散居。有简易公路通呼大公路。 

东菜园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1918年前后蔡姓人家来此定居,因附近沟中野韭菜
较多,故称“菜园子”,又因有东西两个村子,本村居东,故名东菜园。人口144。耕地810
亩,以农为主。系东菜园村民委员会驻地。靠沼泽地西侧呈圆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呼大公
路。 

新牛犋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8公里。1782年前后薛四毛等人来此,他们以一种“跑青牛犋”
的形式开荒种地,故村名新牛犋。人口143。耕地489亩,以农为主。系新牛犋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处山下平摊,呈圆形聚落。呼大公路经此。 

上营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2公里。1782年前后蒙古族牧民在此设牧点,此为冬营盘,
呈上营子。人口136,其中蒙古族33人。耕地620亩,以农为主。系巴日嘎斯太村民委员
会驻地。地处山沟呈“丁”字形聚落。呼大公路经此。 

察汉哈达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察汉哈达”系蒙古语,意为白石崖。1900年形成
村落,因北靠白石崖,故名。人口457,其中蒙古族56人。耕地859亩,以农为主。系察
汉哈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坡呈三角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呼大公里。 

乌兰哈页苏木 政府驻地乌兰哈页村在旗府驻地西南30公里。1958年成立乌兰哈页人民公
社,1984年改为苏木。因驻地得名,专名始终为乌兰哈页。辖10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
村。人口7256,其中蒙古族296人。全境属山区,平均海拔1811米。面积220平方公里,
耕地25612亩,草场约235600亩。境内植被条件较好,南大沟等地有成片白桦林,宜发展
牧业。属于半农半牧区。 

东乌兰哈页 片村。“乌兰哈页”系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山边”。1900年前后始有此名,因
座落在乌兰哈页村东,故名。人口398,其中蒙古族94人。耕地900亩,草场35000亩。
以农为主。本片村包括西营子,东营子,北营子三个村子,系乌兰哈页乡政府,东营子村民
委员会驻地。沿通往科布尔镇公路北侧散居。 

中乌兰哈页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0.5公里。约1906年前后始有人来此开荒种地,名新地村。
1949年后因此地有一座山的山脚呈红色,故名乌兰哈页。又因分东,西,中三片居住,本
村居中,故名中乌兰哈页。人口240。耕地521亩,以农为主。系乌兰哈页村民委员会驻地。
依山坡呈长方形聚落。 

甲拉图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甲拉图”系蒙古语,意为“两山相夹”。因地处两山
之间,1736年前后蒙古族人居此命名。人口238。耕地847亩,以农为主。系苏力图村民委
员会驻地。沿山坡不规则聚落。 

小塔寺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塔寺”系蒙古语,意为“中断处”。因地处灰腾梁
支脉中断处,1900年前后形成村落时命名。后因另有一个村子比本村人多,名大塔寺,故
本村名小塔寺。人口157。耕地861亩,以农为主。系塔寺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坡。 

孔独林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1公里。“孔独林”系蒙古语,意为“横沟”。1736年前后
蒙古族居住时以附近山沟命名。人口240。耕地922亩,以农为主。系孔独林村民委员会驻
地。沿六道沟北呈弧形聚落。 

三间房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1918年前后有三户人家居住,故名。人口213,其
中蒙古族23人。耕地670亩。属半农半牧区。系三间房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大南沟东北侧
散居。 

黄花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黄花”系蒙古语,意为“低洼地”。因村四面环山,
中间低洼,约1907年前后蒙古族牧民居此放牧时命名。人口68,其中蒙古族36人。耕地
510亩,以牧为主。系黄花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西侧呈不规则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白音不浪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20公里。“白音不浪”系蒙古语,意为“富泉”。1900年
前后曾名敖来吾素,后因村子附近有泉水,故改为现名。人口337,其中蒙古族7人。耕地
1142亩,以农为主。系白音不浪村民委员会驻地。沿石架沟北侧呈弧形聚落。 

东独贵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10公里。“独贵”系蒙古语,意为“圆形的山”。因座落在脑
包山东,故1920年前后形成村落时得此名。人口128。耕地669亩,属半农半牧区。系独
贵村民委员会驻地。依脑包山西侧呈圆形聚落。 

拿日斯太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8公里。“那日斯太”系蒙古语,意为松树。因此地有松树,
故1918年前后蒙古族人居此放牧时命此名。系那日斯太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大南沟北侧呈
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二号地乡 政府驻地二号地村在旗府驻地西北5公里。1958年成立二号地人民公社,1984
年改为乡。因驻地得名。专名始终为二号地。 辖7个村民委员会,33个自然村。人口7757,
其中蒙古族14人,满族13人。全境属丘陵区,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55438亩,林地
7439亩,草场29700亩。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大麦,小麦,莜麦,豆类,
土豆。大部分地区为老革命根据地。 

头号地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1919年前后形成村落。因商人放地时本地排为头号,故名。
人口247。耕地1508牧,以农为主。系二号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正方形聚落。

二号地 村。1905年前后形成村落。商人放地时此地排为二号,故名。人口561。耕地3650
亩,以农为主。系二号地乡政府驻地。地处山坡。 

坝底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2.5公里。约1912年形成村落,因座落在山梁下,故名。人口455,
其中蒙古族4人。耕地4326亩,以农为主。系三号地村民委云会驻地。依山坡成长方形聚
落。 

干草忽洞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2公里。约1914年前后曾名活佛湾,后呼和浩特郊区干草忽
洞村的人来此定居,沿用原籍村名。“干草忽洞”系蒙古语,意为“一口井”。人口507。耕
地3913亩,以农为主。系干草忽洞村民委员会驻地。沿简易公路两侧呈长方形聚落。 

围子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4公里。1913年前后形成村落。命名勿兰代。1934年国民党军
队在村子建起土围墙,故改为现名。人口266。耕地1211亩,以农为主。系勿兰代村民委
员会驻地。依山坡呈长方形聚落。 

存盘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11.5公里。1920年形成村落,命名营子村。后因八路军经常
来驻扎,故改为现名。人口171。耕地850亩,以农为主。系老圈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
呈长方形聚落。

大白石头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9公里。约1919年形成村落,因村西山上有一块较大的
白石头,故名。1958年改为新民沟,现仍用原名。人口244。耕地1693亩,因农为主。系
新民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成长方形聚落。 

半沟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15公里。1904年前后名张五毛的人买了半条沟的土地开荒种
地,故名。人口124。国内各地1000亩,以农为主。系半沟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成
长方形聚落。 

米粮局乡 政府驻地米粮局村在旗府驻地西15公里。1958年开始属二号地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从二号的人民公社划出,成立米粮局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因驻地得名,专名
始终为米粮局。 辖8个村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人口6684,其中蒙古族12人,满族14
人。全境属丘陵区。面积82.5平方公里,耕地55695亩,林地12551亩,草场25500亩。 

以农为主,多种经营。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谷子,土豆,胡麻。乡内一部分自然村属
于老革命根据地。 

米粮局 村。“米粮局”系蒙古语“米勒昭”之转音,意为“霭气动荡”。1900年前后形成村
落。人口510。耕地6000亩,以农为主。系米粮局村民委员会驻地。沿集宁--固阳公路
两侧不规则聚落。 

胜利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1906年前后形成村落。因蒿子长得高,雾气大,称为
大灰蒿。1958年改为现名。人口357。耕地2600亩,以农为主。系胜利村民委员会驻地。
沿沟西侧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 

羊圈湾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1890年前后蒙古族在此建过羊场,而且又地处土丘
湾处,故名。人口277。耕地1900,以农为主。系羊圈湾村民委员会驻地。沿集宁--固阳
公路呈长方形聚落。 

新胜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1900年前后刘德云一家居此,地形又低洼,故曾名刘
家卜子。1953年改为现名。人口381,其中满族5人。耕地3400亩,以农为主。系新胜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低洼。东西散居,呈不规则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半库联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4公里。“库联”系蒙古语,意为“围墙”。1935年前后南姓一
户居此。1937年住户增多,故名南家卜子。1945年因距半库联(现在的前永胜村)近,故
改为现名。人口547。耕地4640亩,以农为主。系半库联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低洼,
成不规则聚落。

小东卜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1928年前后形成村落时命名米浪堆。1937年因
地势低洼,改为现名。人口120。耕地1619亩,以农为主。系小东卜子村民委员会驻地。
成三角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 

前永胜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5公里。1919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有一牲畜圈,畜少圈大,故
名半圐圙。1937年赫姓来此定居,改名赫家村。1958年改为前永胜。人口419。耕地3560
亩,以农为主。系永胜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散居。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 

大东卜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2公里。1902年前后形成村落。因位于米粮局村东,地势低
洼,故名。人口842。耕地8782亩,以农为主。系大东卜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东西向散居。
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布连河乡 政府驻地红土圪塔在旗府驻地北30公里。1958年属铁沙盖人民公社管辖,1962
年从铁沙盖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布连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因境内布连河村得名。 

布连河乡 政府驻地红土圪塔在旗府驻地北30公里。1958年属铁沙盖人民公社管辖,1962
年从铁沙盖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布连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因境内布连河村得名。 辖
八个村民委员会,26个自然村。人口6979,其中蒙古族12人。全境属丘陵区。海拔1605
米--1901米,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51035目,林地10837亩,草场19500亩。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
小麦,莜麦,谷子,土豆,胡麻。乡内大部分地区为老革命根据地。 

红土圪塔 村。1893年前后清水河县张成宝来此定居,住在红土崖上,故名。人口859。耕
地5134亩,以农为主。系布连河乡政府,红土圪塔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布连河两侧分布。
简易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新地房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约1928年杨五毛等人来此开荒种地,因位于陈才
卜子村和西湾子村北,故称北家地。1930年以后住户增多,因这里是新开垦的土地,故改
为现名。人口499。耕地3240亩,以农为主。系新地房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呈椭圆形聚落。

西湾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约1910年形成村落时有五家人合伙开荒种地,命名
五福堂。后因地处布连河村西面湾处,改为现名。人口558。耕地5137亩,以农为主。系
西湾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呈长方形聚落。 

新义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5.5公里。原有刘大成一家居此,并发财,故称陈才卜子。1966
年命名为新义。人口200。耕地1438亩,以农为主。系新义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南山脚呈
长方形聚落。 

天兴隆 片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7公里。约1882年此地曾有酒店,店名天兴隆,故村从店
名。人口308。耕地3133亩,以农为主。系天兴隆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呈长方形聚
落。 

羊房滩 村。在行政府驻地东南7公里。约1936年李存来此放羊居住,又地处草滩,故名。
人口90。耕地744亩,以农为主。系羊房滩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呈长方形聚落。

苏计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苏计”系蒙古语,意为“山腰”。1921年形成村落,
因地处山坡,故名。人口536。耕地3827亩,以农为主。系苏计沟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
坡南侧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枳机壕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处。1930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村前有一土沟,生长
很多枳机,故名。人口534。耕地2935亩,以农为主。系枳机壕村民委员会驻地。呈长方
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塔部忽洞乡 政府驻地塔布忽洞村在旗府驻地西北38公里。1958年属黄羊城人民公社管辖,
1962年从黄羊城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塔布忽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因驻地得名。辖
五个村民委员会,19个自然村。人口4992,满足11人。全境属丘陵山区,最高海拔1880
米。最低海拔1560米面积69.1平方公里。 耕地36531亩,林地11721亩,草场约30000
亩。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谷子,土豆,胡麻。大部分地区为
老革命根据地。

塔布忽洞 村。“塔布忽洞”为蒙古语,意味“五口井”。1919年前后蒙古族居住时命名。人
口951。耕地7792牧,以农为主。系塔布忽洞乡政府,塔布忽洞村民委员会驻地。东依山
坡呈菱形聚落。

西补盖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补盖”系蒙古语,意味“鹿”。1922年郭巨财来此
开荒,因位于东补盖以西,故名。人口357。耕地2952牧,以农为主。系补盖村民委员会
驻地。依山坡分布,中旗--四子王公路经此。 

小塔寺 村。在乡政府东南2公里。“塔寺”为蒙古语,意味“山脉中断处”。1921年农民郑
毛眼从乌兰哈页小塔寺村迁此定居,以原居住地命名。人口176。耕地1328牧,以农为主。
系朝阳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两侧靠山坡,西沿中旗四子王公路分布。 

正南房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4.2公里。1920年李恩宽等7户人家买现元山子村商人的
地开垦建房,因位于元山子正南方向,故名。人口340。耕地2525亩,以农为主。西南房
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东靠山坡呈不规则聚落 

圪料坡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5.5公里。1929年常连生来此定居,因地处斜坡,故以方言命
村名。人口65。耕地332亩,以农为主。系向阳村民委员会驻地。四面环山呈梯形散居。

铁沙盖乡 政府驻地下沙盖村在旗府驻地北40公里。1958年成立铁砂盖人民公社。1984年
改为乡。因驻地得名。专名始终为铁砂盖。辖八个村民委员会,27个自然村。人口10134,
其中蒙古族15人,满族14人。境内北部为平摊,南部为丘陵区,平均海拔为1632米。面
积126平方公里。

耕地38482亩,林地38482亩(?),草场35000亩。以农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
土豆,胡麻。 

下沙盖 村。约1918年形成村落,和现上沙盖村统称为铁沙盖,铁沙盖系蒙古语“德斯格”
转音,意为“优若藜”。后分成东西两村,本村居东,习惯称下沙盖。人口1686。耕地9920
亩,以农为主。系下沙盖村民委员会驻地。呈长方形聚落。中旗--后旗公路经此。 

上沙盖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2.5公里。1920年形成村落,本村居西,习惯称上沙盖。人口
897。耕地4838亩,以农为主。系上沙盖村民委员会驻地。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
旗--后旗公路。

红土湾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7公里。因为坐落于红土坡,村南为河湾,故1922年前后命名
为红土湾。人口439。耕地3430亩,以农为主。系红土湾村民委员会驻地。呈长方形聚落。
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一道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8公里。1918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本村三面环山,中间一道
沟,故名。人口696。耕地5523亩,以农为主。系一道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呈长方形聚落。
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上四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6公里。1938年形成村落,和现在的下四村统称点力宿太。点
力宿太系蒙古语,意为枳机。1956年改为现名。人口297。耕地1891亩,以农为主。系点
力宿太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呈长方形聚落。中旗--后旗公路经此。 

红旗庙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约1926年蒙古族居此时尚存一座喇嘛庙,叫红旗庙
(属清朝镶红旗的庙),故村从庙名。人口534。耕地3615亩,以农为主。系红旗庙村民委
员会驻地。沿中旗--后旗公路西侧呈长方形聚落。 

哈登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7公里。“哈登”系蒙古语,意为“石崖”。约1931年由蒙古
族人命名。人口210。耕地1528亩,以农为主。系哈登沟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呈长方
形聚落。 

九股泉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6公里。约1928年凉城县九股泉村的人迁此,沿用原籍村名。
人口435。耕地3332亩,以农为主。系九股泉村民委员会驻地。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
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巴音乡 政府驻地西水泉村在旗府驻地东北50公里。1956年划乡,命名巴音保勒格。1958
年成立人民公社,改为巴音。“巴音保勒格”系蒙古语。“巴音”是“富饶”之意;“保勒格”
为“泉”之意。 辖10个村民委员会,31个自然村。人口9501,其中蒙古族66人,回族
29人,满族101人。地理特点南北为平缓沙梁,中间一道平川。 

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66005亩,林地31532亩,草场约34600亩。以农为主,农牧并举。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谷子,土豆,胡麻。 

西水泉 村。约1935年形成村落,因村西有泉水,故名。人口434,其中蒙古族4人。耕地
2379亩,以农为主。系巴音乡政府,西水泉村民委员会驻地。沿中旗--后旗公路两侧分
布。 

西不浪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4公里。“不浪”系蒙古语,意为“泉水”。1940年前后曾有两
户蒙古族人家居此,因村西有泉水,故名。人口507。耕地2057亩,以农为主。系西不浪
村民委员会驻地。南临西营滩,地势平坦,呈带状分布。 

中不浪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2公里。约1928年形成村落,因村南有泉水,由西向东流,本
村位于西不浪村与东不浪村之间,故名。人口372,其中蒙古族9人。耕地3272亩,以农
为主。系中不浪村民委员会驻地。沿中旗--后旗公路两侧呈长方形聚落。 

小海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6.5公里。约1946年形成村落。因村前有一小胡,故名。人口
353,其中蒙古族5人。耕地2780亩,以农为主。系小海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小海子西侧
呈正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火石坝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2.5公里。1917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村西有一山梁,山上有
火镰石,可以用来取火,故名。人口897。耕地7697亩。以农为主。系火石坝村民委员会
驻地。西依火石山呈“吕”字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西八犋牛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约1906年有九户人家来此,用八犋牛开荒,故
称八犋牛。后在东西各盖了房子,本村居西,故名西八犋牛。人口392,其中回族11人。
耕地2532亩,以农为主。系八犋牛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
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蒙独脑包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蒙独脑包系蒙古语,意为“太平吉祥”。因村后
曾有一土山,山上用木头搭起圆锥形状的堆用以祭奠,故名。人口465,其中蒙古族4人。
耕地3088亩,以农为主。系蒙独脑包村民委员会驻地。向阳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
中旗--后旗公路。 

大北公司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5公里。约1940年形成村落。孔祥熙曾在此建立大北公司,
故名。人口212人,其中蒙古族9人。耕地3315亩,以农为主。系东卜子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势平坦呈长方形聚落。 

大海卜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4公里。约1932年形成村落。因村南有一湖,故名。人口
378。耕地2880亩,以农为主。系大海卜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湖北测呈弧形聚落。有简易
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西圪旦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约1940年一杨姓人家居此,因坐落在西水泉以西的
土丘上,故名。人口178。耕地1400亩。体农为主。系西圪旦村民委员会驻地。 

义发泉乡 政府驻地义发泉村在旗府北50公里。1958年属铁沙盖人民公社管辖,1975年划
出,成立义发泉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因驻地义发泉村得名。辖七个村民委员会,25个自然村,人口9453人,其中蒙古族97人,
满族10人。全乡属平摊,面积122.5亩。 

耕地70493亩,林地17227亩,草场5200亩。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有小麦,
谷子,胡麻,土豆,莜麦。 

义发泉村。约1927年贾姓商人迁此居住,将此命名为玉发泉。1952年改为现名。人口1380,
其中蒙古族5人。耕地11774亩,以农为主。系义发泉乡政府,义发泉村民委员会驻地。依
脑包山南侧呈东西带状散居。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后旗公路。 

东滩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2.5公里。1944年刘五,康来银等居此,因村位于义发泉村东的
一片滩地,故名。人口285。耕地2377亩,以农为主。系东滩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坡成长
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段家卜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1934年段五迁此居住,故名。人口180,耕地1784
亩。以农为主。系黄羊城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圆型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学田地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8.25公里。原属镶蓝旗管辖。1926年前后,此地的土地租给
农民耕种,收回的地租用于办学堂,1951年土改时,土地分给农民,更名为学田地。人口
470。耕地4811亩,以农为主。系学田地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坡呈圆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
乡驻地。

宝尔陶力盖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约1925年有几户蒙古族人家迁此,他们根据学
田地,里学田,元山子三个自然村附近的三座山命名为固尔班宝尔陶力盖。“固尔班宝尔陶
力盖”系蒙古语,意为“三个青山头”,后人简称为宝尔陶力盖,意为“青山头”。人口374,
其中蒙古族68人,耕地2091亩,以农为主。系宝尔陶力盖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南靠枳机滩
散居。有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枳机滩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约1930年王,高,孙等几户来此居住,因村的北面
为一片长满枳机的滩地,故名。人口379。耕地2069亩,以农为主。系西圪愣村民委员会
驻地。南靠枳机滩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西梁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约1942年郭六来此,又因地处沙梁,故名郭六梁。1953
年,根据本村位于义发泉的西部,故改为现名。人口697。耕地6285亩,以农为主。系西
梁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长方形聚落。 

乌素图乡 政府驻地堂地村在旗府驻地东北60公里。“乌素图”系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
方”。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巴音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从巴音人民公社划出,成立乌素
图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乌素图乡 政府驻地堂地村在旗府驻地东北60公里。“乌素图”系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
方”。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巴音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从巴音人民公社划出,成立乌素
图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专属名仍为乌素图。辖八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人口10089,其中蒙古族127人,回
族7人。

地势较为平坦。南部为丘陵区;北部为滩川地;平均海拔1500米。面积165平方公里,耕
地77854亩,林地29669亩,草场约66500亩。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小麦,
莜麦,谷子,胡麻,土豆。 

堂地 村。约1923年形成村落,因有天主教堂的土地,故名。人口894人,其中蒙古族53
人。耕地8445亩,以农为主。系乌素图乡,乌素图村民委员会驻地。沿中旗--后旗公路
两侧分布,呈正方形聚落。 

东大脑包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脑包”系蒙古语,意为山丘。约1920年形成
村落,因地处脑包山以东,故名。人口558。耕地9502亩,以农为主。系大脑包村民委员
会驻地。呈长方形聚落。 

红印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4公里。约1921年从姓氏命名周家村,1965年改为现名,意为
人民掌握印把子。人口230。耕地2020亩,以农为主。系红印村民委员会驻地。呈不规则
聚落。 

大赛乌素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赛乌素”系蒙古语,意为“好水”。约1921年形
成村落。因位于小赛乌素村北,村大人多,故名。人口540。耕地5240亩,以农为主。赛
乌素村民委员会在距本村0.5公里处。地势平坦,呈长方形聚落。 

二元海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13公里。约1913年前后形成村落,因村东有两个季节湖,故
名。人口330。耕地2433亩,以农为主。系二元海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厂汉营沟南侧呈长
方形聚落。

红土湾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14公里。约1919年形成村落,因村北有一红土沟,故名。
人口403。耕地2995亩,以农为主。系红土湾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厂汉营沟南侧呈长方形
聚落。

大房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10公里。约1920年形成村落,因当时盖起大伙房,故名。人
口395。耕地2900亩,以农为主。系大房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成正方形聚落。 

羊房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6公里。约1924年形成村落,因当时有一间羊倌居住的房子,故
名。人口184,其中蒙古族12人。耕地1584亩,以农为主。系新建村民委员会驻地。东靠
碱滩呈正方形聚落。 

广益隆乡 政府驻地广益隆村在旗府驻地西北54公里。1958年成立广益隆人民公社。1984
年改为乡。因驻地得名。 

专名始终为广益隆。辖8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人口7103,其中蒙古族18人,满族
31人。 

西部为山,东部为滩。海拔高1504--2046米,面积162平方公里,耕地73576亩,林地
6064亩,草场81200亩。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谷子,胡麻,
土豆。大部分地区为老革命根据地。 

广益隆 村。1922年崔自如在此经商,店名广益隆,村从店名。人口389,满族17人。耕地
4469亩,以农为主。系广益隆乡政府,广益隆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沿中旗--四
子王旗公路呈三角形聚落。

脑包图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2公里。“脑包图”系蒙古语,意为“有山的地方”。因地北靠
脑包山,约1929年由蒙古族人命名。人口236,其中蒙古族3人。耕地2531亩,以农为主。
系脑包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圆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南营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3公里。约1934年形成村落,因村北有古城墙遗迹,故名西土
城。1952年因位于北营子村南,故改为现名。人口145。耕地1870亩,以农为主。系南营
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古城西侧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旗公路。 

东土城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3.5公里。约1921年形成村落,因村西有古城墙遗迹,故名。
人口505。耕地5875亩,以农为主。系东土城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呈长方形聚
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旗公路。 

范家房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6公里。1930年形成村落,因范姓迁此建村,故名。人口940,
其中满族5人。耕地1000亩,以农为主。系范家房村民委员会驻地。沿丁计河南北两岸呈
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旗公路。 

后安图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6公里。“安图”系蒙古语,意为“打猎的沟”。约1700年前后
蒙古族居此命名。人口156。耕地2000亩,以农为主。系后安图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
南侧呈长方形聚落。

中红山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6.5公里。因村北靠红山,又位于上,下两红山村之间,故
1915年形成村落时命名中红山。人口207。耕地2400亩,以农为主。系红山子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处坡梁呈三角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下地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8公里。约1900年形成村落,当时本村土地属于天主教堂,教堂
的地分上,中,下三类,本村土地为下类,故名。人口115。耕地1107亩,以农为主。曾
为下地大队队部驻地。现下地村民委员会驻本村西约2公里。西北依山坡呈长方形聚落。有
简易公路通乡驻地。 

库联苏木 政府驻地库联村在旗府驻地东北65公里。1958年成立公社,属巴音人民公社管
辖,1962年从巴音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圐圙人民公社。“圐圙”系蒙古语,意为围墙,1979
年译写为“库联”。1984年改为苏木。专名为库联,因驻地得名。 辖九个嘎查,17个自然
村,14个牧点。人口2054,其中蒙古族1146人。属高原平摊地带,定计河由西南入境贯穿
中间,水草丰美,适宜发展畜牧业。面积375平方公里,草场560000亩,耕地10903亩(其
中饲料地7000余亩,林地1154亩)。以牧为主,农林牧结合。高腰海嘎查所辖各村为老革
命根据地。 

库联 村。因村西北曾由古城墙遗迹 ,故1928年蒙古族居此命名。人口79,其中蒙古族48
人。以牧为主。系库联苏木驻地。 

忽少 村。在苏木驻地东南2公里。“忽少”系蒙古语,意为“山”。1928年前后形成村落时
以地形命名。人口47,其中蒙古族40人。以牧为主。系忽少嘎查驻地。成长方形聚落。

高腰海 村。在苏木驻地西18公里。“高腰海”系蒙古语,是本地生长的一种草药,1926年
前后由蒙古族命名。人口37,其中蒙古族32人。以牧为主。系高腰海嘎查驻地。北依大青
脑包呈三角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苏木驻地。 

克力孟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16公里。“克力孟”系蒙古语“赫日莫”之转音,意为“墙”。
1926年形成村落。人口119,其中蒙古族101人。以牧为主。系克力莫嘎查驻地。地形平摊,
呈带形散居。有简易公路通苏木驻地。 

格日哈特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10公里。“格日哈特”系蒙古语,意为“细流的河水”。1928
年形成村落。人口84,其中蒙古族65人。以牧为主。系格日哈特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
摊,呈带形散居,有简易公路通苏木驻地。 

格少 村。苏木驻地西南4公里。“格少”系蒙古语,意为“碱水”,1928年形成村落。人口
89人,其中蒙古族67人。以牧为主。系格少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摊,呈带形散居。有
简易公路通苏木驻地

板申图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5公里。“板申图”系蒙古语,意为“有房屋的地方。” 1937
年形成村落。人口186,其中蒙古族133人。草场40000亩,以牧为主。系板申图村民委员
会驻地。临七层山东侧分布。有简易公路通苏木驻地。 

古舍 村。在苏木驻地东南8公里。“古舍”系蒙古语,意为“石碑”,1938年形成村落。人
口56,其中蒙古族52人。以牧为主。系古舍嘎查驻地,地势平摊,呈带形分布,有简易公
路通苏木驻地。

新建 村。在苏木驻地东南8公里(?)。1960年形成村落,因是新建的自然村,故名。人
口160。耕地2005亩,以农为主,系新建嘎查驻地,依脑包山北侧呈正方形聚落。有简易
公路通苏木驻地。

豪来 村。在苏木驻地南3.5公里。“豪来”系蒙古语,意为“洼地”。1938年形成村落。人
口243,其中蒙古族16人,以牧为主。系豪来嘎查驻地。地势平摊,呈带形散居。有简易
公路通苏木驻地。

华山子乡 政府驻地上西河村在旗府驻地西北65公里。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广益隆人
民公社管辖。1965年从广益隆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华山子人民公社。因住地华山子村得名。

1967年驻地迁至上西河村。1984年改为乡。专名始终为华山子。辖8个村民委员会,40个
自然村。 

人口8072,其中蒙古族10人,满族24人。属丘陵区,面积145平方公里。耕地77517亩,
林地30254亩,草场58300亩。部分地区为老革命根据地。 

上西河 村。约1937年形成村落。地处沙河上游西面,故名。人口185。耕地2011亩,以
农为主。西华山子乡政府,西河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河西呈三角形聚落。中旗--四子王
公路经此。 

大华山子 村。在想政府驻地西2.5公里。1938年形成村落。因地处脑包山前,山上有花石
头;而且又比小华山子村大,故名大华山子。人口280。耕地2900亩,以农为主。系华山
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阳面呈带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纳令不浪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6.5公里。“纳令不浪”系蒙古语,意为“窄沟中的泉子”。
1921年形成村落。人口246。耕地2197亩,以农为主。系纳令不浪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
呈长方形聚落。中旗--四子王公路经此。 

卧狼卜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2.5公里。月1938年形成村落,因当时有枳机滩,枳机高而
密,隐藏着狼,故名。人口520,其中满族8人。耕地5581亩,以农为主。系卧狼卜子村
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呈带形聚落。中旗--四子王公路经此。 

苏家卜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2.5公里。约1935年形成村落,因有苏姓人家居此,故名。
人口122。耕地1200亩,以农为主。系苏家卜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土丘呈三角形聚落。 

东卜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1公里。约1937年形成村落。因农民刘店迁居本地,故名刘
店卜子。1964年因位于生产大队队部东,故改为现名。人口269。耕地2860亩,以农为主。
系偏关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低洼,呈不规则聚落。 

西梁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4公里。约1930年形成村落,因村西为山梁,故名。人口298,
其中蒙古族7人,满族13人。耕地5272亩,以农为主。系西梁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
呈不规则聚落。 

上东房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10公里。约1932年形成村落,因当时修了土围子,故名围子
村。1964年根据方位改为现名。系东房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长方形聚落。 

五号乡 政府驻地围子五号村在旗府驻地西北60公里。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属广益隆人
民公社管辖。1962年从广益隆人民公社划出,1984年改为乡,专名仍为五号。 

因驻地得名。辖8个村民委员会,42个自然村。人口6300,其中蒙古族117人,满族33
人。 

西为山,东为滩,总属丘陵区。面积217平方公里。耕地63037亩,林地10277亩,草场
229200亩。土地肥沃,植被良好,有山有水,宜于养牧和种植小麦,莜麦,土豆。属半农
半牧区。境内有21个自然村为老革命根据地。 

赵家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1公里。约1878年形成村落。因村中赵姓较多,故名。人口
200。耕地2333亩,以农为主。系五号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土山南侧呈带形聚落。有简易公
路同中旗--四子王公路

围子五号 村。约1878年形成村落。因在一个旧土围子内,而且商人放地时按顺序排为五号,
故名围子五号。人口263,其中满族7人。耕地2925亩,以农为主。系五号乡政府驻地。 

南三道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6公里。约1925年从本旗三道沟迁来几户农民,沿用原居住
地名。后分为南,北两村,本村位于南,故名南三道沟。人口237。耕地2935亩,以农为
主。系三道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坡梁呈正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三号 村。在乡政府东南3公里。约1889年形成村落。因商人放地时此地排为三号,故名。
人口159,耕地1826亩,以农为主。系三号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呈带形聚落。
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井沟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7公里。1900年形成村落,命名脑木图。后因当地缺水,人们
渴望有水,1902年改为现名。人口260。耕地2700亩,以农为主。系井沟子村民委员会驻
地。依山东侧呈带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乌尔图不浪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乌尔图不浪”系蒙古语,意为“长泉”。约
1780年前后形成村落。人口280。耕地1516亩,属半农半牧区。系乌尔图不浪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处山沟,呈不规则聚落 

后卜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13公里。1954年形成村落,因地处山沟低洼处,故名。人口
185。耕地1138亩,属半农半牧区。系后卜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南侧呈不规则聚落。 

中什拉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11公里。“中什拉”系蒙古语,意为“右沟岔”。1917年形成
村落。人口76,其中蒙古族29人,满族14人。耕地400亩,草场约10000亩。以牧为主。
系中什拉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南侧呈带形聚落。 

大西五号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1.5公里。约1913年形成村落。因商人放地时排为五号,又
居小西五号村西,故名大西五号。人口286。耕地2374亩,以农为主。系麻迷图村民委员
会驻地。依山南侧呈带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大滩乡 政府驻地大滩村在旗府驻地西43公里。1958年成立大滩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因驻地得名。专名始终为大滩。 辖九个村民委员会,45个自然村。人口6103,其中蒙古族
3人,满族26人。 


面积210平方公里。属山区。耕地44094亩,林地11591亩,草场271600亩。以农为主,
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大麦,土豆。大哈达,大营子,点红岱等44个自
然村为老革命根据地。 

大滩 村。约1600年形成村落,因四面群山环保,中间有一沙滩,故名。人口389。耕地2734
亩,以农为主。系大滩乡政府,大滩村民委员会驻地。依集宁--固阳公路呈“十”字型聚
落。 


前伙房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约1818年形成村落,因有一富户来开荒种地,立前,
后伙房,此为前伙房,故名。人口174。耕地1156亩,以农为主。系花圪台村民委员会驻
地。依山东侧呈圆形聚落。 

小西坡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7.5公里。约1882年形成村落,因地处山沟西坡,又比大西坡
村小,故名。人口94。耕地700亩,以农为主。系大西坡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东侧呈带
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西沟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0公里。约1894年汉族人来此开荒种地,因座落在跌卜尔
沟西侧,故名。人口182。耕地2000亩,以农为主。系西沟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呈带
状分布。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席边图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19公里。“席边图”系蒙古语,意为“有桦树的地方”。约1919
年前后牧民居此。人口181。耕地1660亩,以农为主。系席边图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东
侧呈带状分布。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大哈达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9公里。“哈达”系蒙古语,意为“石崖”。约1815年蒙古
族居此时,以村西附近的石崖命名。人口163。耕地1082亩,以农为主。系大哈达村民委
员会驻地。依山东侧呈带状分布。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大营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20公里。约1811年蒙古族居此放牧,设夏营盘,而且营盘较
大,故名。人口150。耕地1141亩,以农为主。系大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下,呈
“丁”字型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牛粪沟八号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1公里。约1815年形成村落。因坐落于牛粪沟,按村子的
顺序排列为8号,故名。人口65。耕地580亩,以农为主。系东湾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
集宁--固阳公路北侧呈带状分布。 

平安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9公里。约1824年形成村落时命名。取“平安无事”之意。人口
216,其中蒙古族3人,满族8人。耕地400亩,以农为主。系点红岱村民委员会驻地。处
坡地呈梯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头号乡 政府驻地头号村在旗府驻地西30公里。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分属于二号地,黄
羊城,大滩三个公社管辖。1962年从以上三个公社划出,成立壕堑人民公社,因驻地壕堑
村而得名。 

1964年公社驻地迁到头号村,故改为现名。1984年改为乡。辖13个村民委员会,65个自
然村。人口10088,其中蒙古族6人,满族20人,面积230平方公里。 

属丘陵山区,公忽洞沟地下水源丰富,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石兰哈达等村的牧场水草丰富,
是天然的优良牧场。全乡耕地86885亩,林地14982亩,草场235600亩。以农为主,农林
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胡麻,谷子,土豆。有40个自然村为老革命根据地。 

头号 村。约1850年形成村落,按坐落于张旦沟的自然村,由东往西,排列为第一个自然村,
故名。人口271。以农为主,耕地1892亩,系头号乡政府,头号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济宁
--固阳公路西侧呈长方形聚落。 

张旦沟8号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5公里。约1850年形成村落。按坐落于张旦沟的自然村由
东往西排列为第八个自然村,故名。人口141。耕地1317亩,以农为主。系八号村民委员
会驻地。地处山脚下,呈不规则聚落。 

石烂哈达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6公里。“石烂哈达”系蒙古语,意为“黄石崖”。约1850
年前后蒙古族人居此放牧,因山后有黄石崖,故名。人口102。耕地700亩,以农为主。系
石烂哈达村民委员会驻地。南北两侧为山,呈矩形聚落。 

小坝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1800年前后形成村落,因坐落在小山梁下,故名。
人口206。耕地2090亩,以农为主。系小坝子村民委员会驻地。沿集宁--固阳公路东西
两侧散居。

口子上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1公里。约1800年形成村落。因地处韩庆沟沟口,故名。人口
278。耕地2100亩,以农为主。系韩庆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北靠大青山呈“一”字形东西向
散居。 

白道梁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4.5公里。约1700年形成村落。因东山上有一条路呈白色,
故名。人口448。耕地2935亩,以农为主。系白道梁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西侧,呈长方
形聚落。 

德太炉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8公里。约1900年前后有一姓德的铁匠在此,命名德太炉。人
口505。耕地4410亩,以农为主。系德太炉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形平坦,呈矩形聚落。有
简易公路通乡政府。 

财务营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5公里。约1800年前后名樊财务的房地商人在此放地,故名。
人口361。耕地2210亩,以农为主。系财务营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北呈带状聚落。 

冯家营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2公里。约1800年前后有一冯姓人家居此,故名。人口200。
耕地1700亩,以农为主。系兴隆泉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北测呈长方形聚落。 

庙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9公里。约1700年在此居住的人们曾修一座庙,故名。人口
192,其中满族5人。耕地2022亩,以农为主。系庙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南侧呈圆形聚
落。

大西营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7公里。约1700年前后村南有一座土城,故名大西土城。
1949年后改为大西营子。人口212。耕地1748亩,以农为主。系土城子村民委员会驻地。
沿沟北测呈圆形聚落。 

口圪庆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9公里。“口圪庆”系蒙古语,意为“音乐”。约1600年前
后曾居住意为爱好音乐的蒙古族人,故名。人口201。耕地1173亩,以农为主。系口圪庆
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北测呈举行聚落。 

后巴圪那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17.5公里。“巴圪那”为一蒙古族人名。约1700年形成村
落时有一巴圪那的蒙古族人居此,“后”为本村方位,故名后巴圪那。人口108。耕地1250
亩,以农为主。系巴圪那村民委员会驻地。沿沟南侧呈圆形聚落。 

黄羊城乡 政府驻地黄羊城村在旗府驻地西北30公里。1958年成立黄羊城人民公社;1984
年改为乡,专名仍为黄羊城,因驻地得名。 辖4个村民委员会,18个自然村。人口4403
人,其中蒙古族34人,满族5人,回族5人。

属丘陵区,海拔1621--1885米。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35226亩。林地5435亩。草场
30100亩。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莜麦,谷子,胡麻,土豆。 

黄羊城 村。1914年形成村落,因当时黄羊多,人们垒起围墙捕黄羊,故名。人口694。耕
地6518亩,以农为主。系黄羊城乡政府,黄羊城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长方形聚
落。中旗--四子王公路经此。 

小南村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约1905年农民刘围缠迁此,故名刘围缠村。1950
年因位于大北村南,而且比大北村小,改为现名。人口147。耕地932亩,以农为主。系大
北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沿中旗--四子王公路呈长方形聚落。 

杨家店 村。在乡政府东南5公里。约1909年从山西应县前来一姓杨人家,在此开店,故名。
无居民。现有学校一所,分销店一个。杨家店村民委员会驻地。呈长方形聚落。中旗--四
子王公路经此。

于家口 村。在乡政府驻地南4公里。约1907年前后有一姓于人家居此,故名。人口253。
耕地1490亩,以农为主。系于家口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
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广昌隆乡 政府驻地广昌隆村在旗府驻地西北33公里。1958年至1966年属黄羊城人民公社
管辖,1966年从黄羊城人民公社划出,成立广昌隆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因驻地广昌隆村得名,专名广昌隆。辖8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人口7747,面积119
平方公里,西部为南北走向的山脉,东部为滩川地,海拔1600--1946米。 

耕地76427亩。林地7703亩。草场66200亩。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小麦,
莜麦,谷子,土豆,胡麻。

广昌隆 村。约1842年形成村落。因卓资县广昌隆村的人迁此居住,故从原籍村名。人口
248。耕地2522亩,以农为主。系广昌隆乡政府,广昌隆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成长
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东油房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约1812年形成村落。因一祁姓人家在此开油坊,
又因居西油房村东,故名东油房。人口303。耕地3920亩,以农为主。西东油房村民委员
会驻地。地势平坦,呈圆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驻地。 

大井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约1862年形成村落。因村南有一口大井,故名。人口
308。耕地3822亩,以农为主。系大井村民委员会驻地。北依山坡,呈带状聚落。有简易公
路通乡政府驻地。 

黄羊沟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约1832年形成村落。曾名毛吾素。“毛吾素”系蒙
古语,意为“水质不好”。后因位于南营子村北,故改为现名。人口248。耕地1970亩,以
农为主。系毛吾素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东坡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驻地。

本卜孔兑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本卜孔兑”系蒙古语,“本卜”系人名,“孔兑”
为官名,意为“副佐领”。约1740年形成村落。人口477。耕地4180亩,以农为主。系本
卜孔兑村民委员会驻地。北靠沙河,南依山坡,东西向散居。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驻地。 

下忽兰忽洞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8公里。“忽兰忽洞”系蒙古语。“忽兰”意为“红”;“忽
洞”意为“井”。约1782年形成村落,因有上忽兰忽洞村,故本村名下忽兰忽洞。人口189。
耕地1600亩,以农为主。系德哈泉村民委员会驻地。北依山坡呈带状东西向散居。有简易
公路通乡政府驻地。 

大营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7公里。“营子”为蒙古族游牧驻地。蒙古族曾在此游牧。故
1830年形成村落时命名大营子。人口255。耕地3710亩,以农为主。西大营子村民委员会
驻地。依山东坡散居。有简易公路通乡政府驻地。 

土城子乡 政府驻地董家村在旗府驻地西北40公里。1966年成立土城子人民公社,因驻地
土城子村而得名;1972年驻地迁到董家村,1984年改为乡,专名始终为土城子。 辖6个村
民委员会,14个自然村。人口6441。本乡东西宽约9公里。南北长约18公里,面积67平
方公里。因地处古河道上,故形成比较肥沃的平滩地。 

现有耕地43628亩,林地12919亩,草场10300亩。以农为主,农林牧并举。主要农作物为
小麦,莜麦,土豆和油料作物。 

董家村 村。约1905年有一董姓人家来此定居,故名。人口607。耕地4580亩,以农为主。
系土城子乡政府,黑山子村民委员会驻地。依黑山子东侧,呈长方形聚落。中旗--四子王
公路经此。 

三城店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1907年前后形成村落时有三户人家在此开店,故
名。人口301。耕地2395亩,以农为主。系三城店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平滩,呈长方形
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西山湾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约1909年形成村落,因地处西山山湾处,故名。人
口280。耕地1964亩,以农为主。系西山湾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呈带状分布。有简易
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四股地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约1925年有四家人来此开荒种地,将地分为四股,
故名。人口658。耕地4582亩,以农为主。系土城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形平坦呈长方形
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元山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7公里。约1930年形成村落,因村南有座圆形的山,故名。
人口799,其中蒙古族4人,满族3人。耕地8158亩,以农为主。系土城子村民委员会驻
地。依山南呈“凹”字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半梁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12公里。约1942年形成村落,因坐落在平缓山梁中部,故名。
人口588。耕地5825亩,以农为主。系半梁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形平坦,呈不规则聚落。
有简易公路通中旗--四子王公路。 

蒙古寺乡 政府驻地蒙古寺村在旗府驻地西57公里。“蒙古寺”由蒙古语“蒙根吾素”演变
而来,意为“银色的水”。1958年至1962年属大滩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从大滩人民公社
划出,成立蒙古寺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因驻地得名,专名蒙古寺。辖9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人口6564人,其中蒙古族7
人,满族25人。面积195平方公里,属山区,海拔1767--2129米。

耕地56357亩。林地18431亩。草场195500亩。以农为主,牧业亦占很大比重。主要农作
物为小麦,莜麦,土豆,胡麻。为老革命根据地。 

蒙古寺 村。1780年前后由蒙古族居此时命名。人口316。耕地1955亩,以农为主。系蒙古
寺乡政府,蒙古寺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矩形聚落。 

丰产房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1.5公里。约1871年形成村落,称野鬼房(阎贵房)。1965年
改为丰产房。人口135。耕地1357亩,以农为主。系丰产房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
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南营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约1782年前后蒙古族牧民曾在此扎夏营盘,命名
南营子。人口208。耕地1628亩,以农为主。西南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成长
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石槽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西北6.5公里。约1782年从呼和浩特市(原归绥)郊区石槽子村
迁来几户人家在此定居,村从原籍村名。人口340。耕地3370亩,以农为主。西石槽子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长方形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铁圪旦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12公里。约1730年形成村落。曾名鸡蛋沟,后因土质坚硬,
改为现名。人口246。耕地2168亩,以农为主。系铁圪旦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沟,依
山坡呈带状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二合义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6公里。1778年形成村落。因有二人合伙在此开荒种地,故名。
人口203。耕地1920亩,以农为主。系二合义村民委员会驻地。东依山坡,呈长方形聚落。 

大营子 村。在乡政府驻地北10公里。约1871年形成村落,因蒙古族牧民曾在此扎过营盘,
故名。人口153。耕地1823亩,以农为主。系大营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北依山坡呈正方形
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十一号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北7公里。约1780年形成村落,商人放地时此地排列顺序为十
一号,故名。人口222。耕地1427亩,以农为主。系干沟十号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下
呈带状聚落。有简易公路通集宁--固阳公路。 

六号 村。在乡政府驻地东3公里。约170年形成村落,商人放地时此地排列顺序为六号,
故名。人口77。耕地474亩,以农为主。系干沟八号村民委员会驻地。北依山坡呈带状聚
落。 

察哈尔右翼后旗

察哈尔右翼后旗概况

察哈尔右翼后旗,在乌兰察布盟东北部大青山北麓,东与商都,兴和县接壤,南与察右前旗,
卓资毗邻,西与察右中旗,四子王旗交界,北与锡盟苏尼特右旗相连。地理位置:东经112。
42,至113。30,;北纬41。3,52,,至41.59,。属乌盟后山地区。东西平均宽50公里,南
北平均长80公里,面积391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 

18个乡(苏木),二个镇,171个村民委员会(嘎查),7个居民委员会,678个自然村。人
口204676,其中蒙古族8845人。旗政府驻地白音察干。 

一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和考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劳动生息。战国时,为
匈奴属地;秦汉时为雁门郡之徼外地,晋时系拓跋氏地,后魏为抚冥镇(今内蒙古武川县东
北);金时为抚州领域威宁等县;元为兴和路,集宁路及所属集宁,威宁等县;明为蒙古察
汗部,大同府边外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改旗蒙古族系林丹汗后裔,属察哈尔部落,归镶黄旗管辖。清天聪年间将
察哈尔部落改为察哈尔苏木,仍属镶黄旗管辖。1644年清朝建立后,又将归顺的察哈尔部
落仿效满清的八旗制度编为察哈尔八旗。 

光绪28年(1902年)派钦差大臣伊古来这一地区大量垦荒。民国二十四(1935年),又将
西四旗(即正红,正黄,镶黄,镶蓝旗)划归绥远省,改称“绥东四旗”。改变了原“县属
绥远省,旗属察哈尔省”的状况。1948年秋绥东四旗相继解放,之后成立了绥东蒙旗办事
处。 

1949年11月25日在正红旗成立绥东四旗中心旗,辖辖正黄旗,镶黄镶蓝联合旗。1954年
初,中共中央蒙绥分局在解决旗县并存问题时,撤销了绥远省,取消了绥东四旗建制。3月
5日,以原中心旗(即正红旗)第一区(当郎忽洞区)及正黄旗第一区(乌兰哈达区),陶
林县红格尔图,土牧尔台两个区,集宁县第七区(袁家坊区)为基础,并划入原中心旗第三
区大房子乡,集宁县第三区高家地,三苏木房子和刘五村三个乡,共五个区,四十二个乡,
组成并命名为察哈尔右翼后旗。 

其后苏尼特右旗新民区划归察右后旗,1955年又重新划归苏尼特右旗。1957年11月集宁县
撤销,将大西沟,大六号,贲红,高茂,曹不罕,高玉梁,黄羊城七个乡划归该旗。1958
年6月,又将四子王旗八号地区的海青花,三井泉,大西村,土城,明乐等九个乡划归该旗。
形成了现在的行政区域。1955年9月旗政府驻地由集宁迁至土牧尔台镇;1971年3月又由
土牧尔台镇迁至现驻地白音察干镇。 

二 自然条件 

该旗地处蒙古高原,阴山北部。平均海拔1500米。全旗地形起伏不平。其中:低山丘陵区
占总面积的18.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平原区占29%,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丘陵间洼地
占16%,主要分布在南部;玄武岩台地占29%,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西部及中部。河谷洼
地主要分布在当郎忽洞,白音察干,席勒,霞江河等地区的河流两岸。 

全旗大部分地区属栗钙土,占总面积的97%;其余为黑钙土和盐碱土地带。主要山脉有灰
腾梁山,韩勿拉山,阿贵庙山,大小卓资山及磨子山等;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主要有霞江
河,丹岱河,黑河,韩勿拉河,西泉河,豪赖沟河,板石头沟河和霍家秃赖河等;大小湖泊
46处,主要有白音察干,阿孟忽洞等湖泊。 

水库主要有石门口,六道沟,补力图,哈不泉等,有水面积4.8万亩。其中可养鱼水面1.9
万亩。草牧场为346.5万亩,属干旱荒漠草原,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区。耕地122.7万亩。林
地24.4万亩

矿产资源丰富。根据内蒙古地质部门的勘察,主要有稀土,金,铁,钨,石灰石,浮石,大
理石等。其中石灰石,浮石,大理石不仅储量丰富,品质优良,而且矿点比较集中,覆盖层
薄,宜于开采。 

该旗属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风多雨少,干燥多寒,冷热不均,十年九旱。年平均气温3.4。
c,最低-37。c(一月),最高气温35.8。c(七月)。年平均降水量320毫米,且多集中在
7,8,9月。无霜期平均为112天。 

春季常有灾害性的大风雪。年平均日照时数3082小时,平均相对湿度54%。年平均蒸发量
2186毫米,约是年降水量的6.8倍。主风向为西北风,主要集中在3,4,5月份,年平均大
风日数61天,年平均风速4.7米/秒。 

三经济状况(略)

四文教卫生(略)

五 名胜古迹及纪念地

该旗历史悠久,有许多历史文物和古迹。已发现古城七座,古墓群两处,古庙四座,古边墙
三条。据考证,红格尔图乡赵家房村古城,古墓群和韩勿拉乡二兰虎沟古城,古墓群,始建
于战国,秦汉时期。在二兰虎沟出土的匈奴族遗物中,有带“日光”,“长宜子孙”字样的铜
镜和“大吉”字样的铜铃。 

当郎忽洞乡察汗不郎古城和红崖子古城,建于辽,金,元时期。哈彦忽洞苏木境内的阿贵庙,
乌兰哈达苏木境内的花庙,席勒乡境内的红旗庙,分别建于清康熙,光绪年间及清朝末期。
这三座喇嘛寺庙建筑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但是这些古代城池及建筑,在漫长的历史
岁月中历尽沧桑,现在已经荡然无存,只有出土的珍贵文物,向人们展现乐这里古代悠久的
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白音察干镇 在察右后旗中部。地理位置:北纬41。27,;东经113。10,。系旗委,旗政府
驻地。“白音查干”系蒙古语,“白音”意为“富饶”,“察干”意为“白色”。1953年兴建集
二铁路时在此建站,因这里有两座山,一座名“白音陶勒盖”,意即“富饶的山头”,另一座
为“察干敖包”,意即“白色的山”。故以两山名头一个词相结合命名为白音查干车站。 

随着这条铁路的建成和通车,很快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自然镇。1971年,成立白音察干
镇人民政府。镇名从站名。同时将察右后旗旗委,旗政府由土牧尔台镇迁此。辖四个村名委
员会和枳机卜一个村民委员会。城乡居民共2720户,10537人。其中蒙古族1059人,满族
31人。全镇南北略高,地势较平坦。面积2.8平方公里。有白音街,兴旺街,北马路,繁华
路等13条街道。 

其中白音街和繁华路是镇内主要街道。白音街全长1955米,为镇内最长的南北向街道,驻
有旗委,旗政府等单位。有综合修配厂,维修队,柳笆厂和农工商联合消费社等镇办企业;
有中学三所,小学四所以及旗医院,蒙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等卫生事业机构。驻
有旗直属机关60多个。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交通极为便利。 

白音街 在镇中心。南起农业银行,北至修造厂。长1955米,宽20米,沥青路面。原无名。
1982年6月5日以镇名“白音查干”的“白音”一词命名为白音街。系镇内的一条中心大
街,驻有旗委,旗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大型建筑有政府礼堂,旗文
化馆等。

繁华路 在镇中心。西起商业局家属院,东至二轻局家属院。长650米,宽18米,沥青路面。
原无名。因此街商业网点多,比较繁华,故1982年命名为繁华路。驻有百货,食品,副食
等商业门市部。

兴旺街 位于镇政府东。北起屠宰场,南至财政局南平行道。长1945米,宽18米。原无名。
因此街学校多,故1982年3月命名为兴旺街,以示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驻有旗教育
局,第二小学,白银察干中学,旗卫生局,防疫站,旗医院,医药公司等文教,卫生单位。 

新建街 在镇中心。南起旗供销社,北至迎宾路。长1190米,宽18米。于1982年命名。驻
有旗外贸公司,气象局,乡镇企业局,经委等单位。 

土牧尔台镇 在旗政府驻地北45公里。镇政府驻繁荣街中部路南。土牧尔台之地名来历有几
种解释:一,系蒙汉结合语,“土牧尔”蒙古语意为“铁”;“台”即汉语的军台。此地曾为
九台滩,因距北京,张家口至归绥(今呼和浩特),大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的阿尔泰军
台路第九台沁岱(今柴四房子村)仅五公里,故名。且是张家口口外十八台站来往车辆间歇
的好地方;

二,因蒙古族牧民土牧尔居此,被人们称为土牧尔台;三,此地曾住过一位铁匠,蒙古语为
“土牧尔沁”,且因地处“军台”,遂得名“土牧尔台”。 

清末民初,平(北京)绥(呼和浩特)铁路建成后,土牧尔台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迅速发展
起来,在集(集宁)二(二连浩特)铁路未建以前,这里一直是后山地区最大的集镇。 

现在的土牧尔台镇在原土牧尔台东南7.5公里,此地原是仅有13户人家的黄家村。1953年
修筑集二铁路,并在此建站。因土牧尔台在这一带颇有名气,故站从村名。 

此后,车站周围很快形成集镇。1955年察右后旗政府由集宁迁至该镇。1957年成立土牧尔
台人民政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变化,这里已是有近两千户人家、数所中、小学校,十几
家工厂,十数家国营商业公司和商店的集镇。 

并有了通往各乡、苏木及临近旗县市的长途汽车。1961年归土牧尔台人民公社管辖。1963
年又独立成土牧尔台镇人民公社,辖黄家村、于家洼两个生产队、四条街道。1972年黄家
村、于家洼两个生产队划归土牧尔台人民公社。 

1975年于家洼又划归土牧尔台镇,定位蔬菜生产队。1976年把已有的九条街道组成三个居
民委员会。1984年又将土牧尔台人民公社所属的10个农业大队划归土牧尔台镇人民政府管
辖。 

现辖三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城乡人口20308,其中:城镇
人口5810;蒙古族231人;满族31人。以农为主。面积17355平方公里,其中土牧尔台镇
面积6.25平方公里。耕地12.3万亩,林地6.6万亩,草牧场8.6万亩。 

镇内主要街道有繁荣街、和平街、土牧尔台路、太阳路、广场路、草原街、团结路、物资路、
建设路等九条。其中繁荣街是全镇商业集中、繁华的一条街道、驻有镇政府。镇内还驻有乌
盟和商都、化德、镶黄、白乃庙、西苏、四子王、察右中旗等六个旗县49个单位。 

交通非常便利。是乌盟的北窗口和交通枢纽。有集二铁路通过,还有通往韩勿拉、乌兰花、
商都、化德、白乃庙等地的公路,联系着后山地区的广大农村和牧区。各种农副产品和矿产
由这里集散。有中学二所,小学二所,在校生2500余人;有卫生院二所,影剧院一座。还
有广播站、文化中心站等文化设施。

繁荣街 在镇政府北侧。西起广场,东至副食品批发站,长652米,宽22米,沥青路面。因
商业集中、市场繁荣,1982年3月命名为繁荣街。驻有土牧尔台镇人民政府,等

土牧尔台路 在镇政府东。北起新建大队,南至新井路,长1784米,宽14米。是镇内一条
主要街道,1982年6月5日命名为土牧尔台路。驻有土牧尔台中学、邮电局等单位。 

太阳路 在镇政府东。北起新建街,南至新井路,长1784米,宽14米。“文革”中,在十字
路口建有一座方柱形塔,画有毛泽东像,因当时把毛主席比作红太阳,故名太阳塔。路从塔
名。1982年3月9日正式命名。系镇内一条中心街道。驻有土牧尔台中学、百货批发部等
单位。

团结路 在镇政府西。北起察右后旗物资小组,南至部队煤场,长1440米,宽20米。因该
路运输量较大,各地人员来往频繁,附近旗县驻镇单位较多,故于1982年3月命名为团结
路,以示团结互助。系该镇较宽的一条运输干道。驻有土牧尔台粮库、石油站、土牧尔台发
电所等单位。

于家洼 村。在镇政府西南1.5公里。1949年以前一于姓国民党团长拥有村中绝大部分洼地
(水浇地),1953年后居民增多,仍沿用原村名。人口608,均系汉族。以种植蔬菜为主,
耕地830亩,其中蔬菜430亩。系于家洼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低洼,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新建 村。在镇政府驻地西北8公里。原名土牧尔台,最早称九台滩。1958年名新建。以农
为主,耕地11786亩;林地115亩。人口1272,其中蒙古族25人,满族5人。系新建村民
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西、集二公路两侧呈正方形聚落。 

雷家村 村。在镇政府驻地北10公里。1926年年前后,一名雷富贵的人来此开地建村,故
名。人口288,均系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409亩。系东方红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
在集二铁路西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大青沟 村。在镇政府驻地东北10公里。1921年前后,河北省尚义县大青沟一农民迁此开
荒种地,沿用原籍村名。人口521,均系汉族。以农为主,耕地6026亩,林地571亩。系
大青沟村名委员会驻地。村靠山坡呈正方形聚落。

大南坊 村。在镇政府驻地东北8.5公里。1901年前后有一高姓人称大不楞(货郎)的人居
此,故名为大不楞村。1951年,因乡政府设在大青沟村,该村居其南,故更名大南房。人
口346,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159亩,林地628亩。系大南坊村民委员会驻地。地
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阎家村 村。在镇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1919年前后由本旗内霞江河乡阎家村迁来几户农民
开地建村,故名阎家村。人口811,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4832亩。系团结村民委员
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二大同 村。在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1915年前后有一名吕科的人由山西大同迁来,因其
排行为二,人称二大同,故名。人口317,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2744亩。系双胜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西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段些 村。在镇政府西3公里。1925年前后,段些一家最先来此开地建村,故名。人口407。
以农为主,耕地3984亩,林地290亩。系段些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西,
土牧尔台至乌兰花公路两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王二秃 村。在镇政府西7公里。1923年前后,一名二万五的人来此开地建村,故名二万五
村。二万五死后,易名王秃村。人口158。以农为主,耕地2111亩,林地154亩。系白小
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土牧尔台至乌兰花公路的南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东滩 村。在镇政府驻地西10公里。1942年前后,项氏三兄弟来此开地建村,故名项家村。
后因形成东、西两个村落,该村居东,1952年分队时易名东滩。人口477。以农为主,耕地
5070亩,林地523亩。系东滩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土牧尔台至当郎忽洞乡的公
路南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西滩 村。在镇政府驻地西12公里。原名项家村。后因形成东、西两村,因该村居西,1952
年分队时易名西滩。人口563,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250亩。系西滩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势平坦,在土牧尔台至当郎忽洞乡公路南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八号地乡 乡政府驻地呆坝营村在旗府驻地北53公里。1919年前后,蒙古族牧民居此放牧。
后来,蒙汉各族居民逐渐增多,1924年已有九个自然村,100多户人家,300余人,耕地发
展到7500亩。 

1949年前这里属武东县管辖。1949年后划为四子王旗第一区。1953年改为第四区,下设民
乐、海青花、土城子三个乡。1957年划归察右后旗为第四区。1958年,划归土牧尔台人民
公社。1961年分开另立公社,因驻地在八号地村,故名。

1976年驻地迁呆坝营村。1984年改为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30个自然村,人口11859,
其中蒙古族78人。属高原丘陵区,面积180平方公里。半农半牧区,耕地108111亩;领地
5584亩;草牧场123598亩。黑石崖水库一座。 

在乡北部的金坝地村民委员会有一条约5公里长的叫成吉思汗的边墙(据考证,实属金界
壕);在西土城村民委员会的东土城与西土城之间,有一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古城,曾发现
过犁铧、盆碗、钱币等文物。此外,该乡还有较丰富的长石、英石。宝石等矿产资源。

呆坝营 村。1922年前后,村内住过曾任过呆坝的蒙古族人,故名呆坝营。“呆坝”系蒙古
语“尼尔巴”之转音,意为“管家喇嘛”。人口305,以农为主,耕地3074亩,主要种小麦、
莜麦。系八号地乡驻地。地势平坦,呈不规则行聚落。

八号地 村。在乡驻地西南4.5公里。1925年建村,赵全常等八户农民,购买了地主崔彦霞
等人的八股土地,每股俗称“一号”,共有“八号”,故名八号地。人口683,均为汉族。半
农半牧。耕地8030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八号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正
方形聚落。 

薛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南3.5公里。1927年,一名薛元考的人来此开地建村,故名薛家村。
人口417,均为汉族。半农半牧,耕地5251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团结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势平坦,呈东西向长方形聚落。 

五宝山 村。在乡驻地东北5公里。1924年,有一叫郑老大的人来此开地建村,取名郑家村。
后因一名武本善的人来此种地,遂更名为武本善村。1955年冬,因武是地主,故易名五宝
山村。人口777,半农半牧,耕地8750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五宝山村民委员会驻
地,地势平坦,呈三角形聚落。 

西山湾 村。在乡驻地东北1公里。因村座落在山湾处,故名山湾。1936年,在村东又建一
小村落,为避免重名,故将该村命名为西山湾。人口231,其中蒙古族5人。半农半牧,耕
地2606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西山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湾,呈三角形聚落。

金坝地 村。在乡驻地东北6公里。1938年,因村民租种蒙古族金坝喇嘛土地,故名金坝地。
人口261,其中蒙古族5人。以农为主,耕地2369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金坝地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依金界壕呈东西向长方形聚落。

东宝石山 村。在乡驻地东北4公里。1649年,因牧民在此打了一眼大井,故名大井。1953
年,又以村西“马鬃山”的别名“宝石山”易名宝石山村。又因同有两村,该村居东,故名
东宝石山。人口500,其中蒙古族23人。以农为主,耕地4627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
系东宝石村民委员会驻地。在马鬃山北侧呈东西向长方形聚落。 

西土城 村。在乡驻地西北5公里。1949年建村,因村东有一古城遗址,故名西土城。人口
388人,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100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西土城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势较平坦,呈东西向长方形聚落。 

三井泉乡 乡政府驻地小西村在在旗府驻地西北46公里。1949年属四子王旗第四区管辖。
1958年6月划归土牧尔台人民公社。1962年单独成立公社,因驻地在三井泉村,故名三井
泉人民公社。

1965年驻地迁至小西村。1984年改为乡,辖三个村民委员会,15个自然村。人口5832,其
中蒙古族79人。属高原丘陵区,面积153平方公里。 

以农为主,耕地6.1万亩;林地5300亩;草牧场1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莜麦、土豆
等。有公办学校一所,民办公助学校10所,。有土牧尔台至乌兰花公路通过。 

小西村 村。1934年建村,因距大西村很近,且只有三户,故名小西村。人口294,均为汉
族。以农为主,耕地2463亩,系三井泉乡政府驻地。村依山座落,沿土牧尔台至乌兰花公
路呈不规则行聚落。 

大西村 村。在乡驻地西1公里。原名西村。1925年前后,住户较多,且邻近又有一小村,
故名。人口830,其中蒙古族17人。以农为主,耕地8921亩。系大西村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处山脚下,沿土牧尔台至乌兰花公路两侧呈正方形聚落。 

平地泉 村。在乡驻地东北5公里。1924年,一崔姓人家来此居住,故名崔家村。后因村址
地形平坦,人畜饮水困难,渴望平地涌泉,故于1957年易名平地泉。人口206,其中蒙古
族5人。以农为主,耕地2357亩。系三井泉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三角形聚落。 

东喜营 村。在乡驻地北85公里。1946年前后,有一位叫图喜的蒙古族牧民定居。1948年,
汉人迁此定居建村,命名东喜营。“东喜”即“图喜”之转音,意为“砧”。人口335,均为
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445亩。系东喜营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山坡,呈长方形东西
向聚落。 

阿贵图乡 乡政府驻地东王丙村在旗府驻地北35.5公里。1958年,属土牧尔台人民公社管辖。
1961年单独成立公社,因附近山腰有个洞,蒙古族成为“阿贵图”,故以此命名阿贵图人民
公社。 

1984年改为乡。辖五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人口10016,其中蒙古族71人,回族7
人,乡属高原丘陵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以农为主,耕地7万亩,林地1.6万亩;草牧场5.5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莜麦、土豆
等。有中学一所,小学24所。 

东王丙村 村。1923年,一王姓饼匠来此定居,故名王饼村。后人写成“丙”。1953年修铁
路,分王丙村为东西两村,该村居东,故名东王丙村。人口707,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
地3907亩。系阿贵图乡政府及王丙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山坡,西依集二铁路呈正方
形聚落。 

周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北2公里。1924年,一名周大疤的人来此定居,故名周家村。人口
405,其中蒙古族8人。以农为主,耕地3670亩。系向阳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河滩,在集
二铁路西侧呈正方形聚落。 

长胜湾 村。在乡驻地西北8公里。1923年,一名李长胜的人来此山湾定居建村,故名长胜
湾。人口707。以农为主,耕地6283亩。系长胜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山湾,在集二铁
路西侧呈西北、东西向矩形聚落 

东房子 村。在乡驻地西北7.5公里。1923年,一名张巨奎的人由察右前旗喇嘛圐圙村迁此
定居建村,沿用其原村名。后在村西又形成个村落,故两村分别冠以东、西二字,以示区别。
1949年建乡,驻地设在西喇嘛圐圙村并改名为西房子。同时东喇嘛圐圙村也随之易名为东
房子。人口591。以农为主,耕地5450亩。系喇嘛圐圙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东
西向矩形聚落。 

生产村 村。在乡驻地西南5公里。1926年一名李大荣的人来此定居建村,故名李大荣村。
1952年易名生产村。人口554,其中蒙古族19人。以农为主,耕地5420亩。系生产村村民
委员会驻地。村依山西南麓呈三角形聚落。 (33)

当郎忽洞苏木 乡政府驻地当郎忽洞村在旗府驻地西北33公里。“当郎”即蒙古语道伦的转
音,意为“七”,“忽洞”即蒙古语呼都格的转音,意为“井”,合起来意为“七眼井”。 

1950年,已有蒙汉居民865户,3060人,并办起勒农牧业互助组、合作社。1958年成立人
民公社,以驻地村名命名为当郎忽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苏木。

苏木系蒙古语,相当于乡级行政建制。辖九个嘎查,七个村民委员会。34个自然村。9652
人。其中蒙古族1176人;回族6人,满族6人。该苏木属高原丘陵区,面积340平方公里。

以牧为主,耕地78331亩,其中:饲料基地4500亩;草牧场304185亩;林地11139亩。主
要农牧产品有粮食、油料、牲畜、皮毛、肉食等。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自流井、
机井等32眼;蓄水量为90万立方米的补力图水库一座,灌溉面积700亩,养鱼50万尾。
东部恩格营子周围有较丰富的铜矿资源。 

有初级中学、小学、蒙古族小学共24所。距苏木驻地西7公里,有一座察汉不浪古城遗址,
经考证系元朝衙署所在地。城内有建筑遗址七处,城中央长方形台基较大,南北长20余米,
东西宽10余米,东西蹲着一对用花岗岩雕刻高约两米的石狮子。 

当郎忽洞 村。1910年前后,名叫格力希、格力玛和苏格计宁布的三户蒙古族牧民迁居此地,
挖井七眼,故名道伦呼都格。后音变失真为“当郎忽洞”,系蒙古语,意为“七眼井”。人口
191。以农为主,耕地1695亩,系当郎忽洞苏木及八间房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白
音察干至土牧尔台简易公路东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西压地房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2.5公里。1934年,杨小山、胡西两户迁此压地(即开荒种
地),盖房建村。因一小土梁将东西两村隔开,该村居西,故名西压地房。人口298,其中
回族6人。以农为主,耕地2650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压地房村民委员会驻地,地
势平坦,在白音察干至土牧尔台简易公路东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大德堂 村。在苏木驻地东南4.5公里。1933年,一名张振生的农民由该旗大六号乡大德堂
村迁此居住,开地建村,以原居住地名村。人口772,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5600亩,
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大德堂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成不规则聚落。 

增产 村。在苏木驻地东南4公里。1942年,一名武万义的人在此设立土地经销点,命名德
堂。后巩福才、郭贵生、武凤山等农民陆续迁居此地,形成村落。1969年命名为增产村。
人口417,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600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增产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处丘陵山坡,呈三角形聚落。 

永胜 村。在苏木驻地东5公里。1922年,杨连科、卢二孔迁此开地建村。曾名甲力汉营。
语种、含义不清。1969年易名永胜。人口1168人,其中蒙古族14。以农为主,耕地10693
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和油料等作物。系永胜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乌兰哈
达苏木至察右中旗堂地乡的公路北侧呈正方形聚落。 

黄羊城 片村。在苏木驻地北3公里。1947年建村,据说过去这里黄羊很多,是狩猎的场所,
并留有圐圙的痕迹,故名黄羊城。人口160,其中蒙古族79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7400
亩,耕地670亩,设两个牧点。系黄羊城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白音察干至土牧尔台
简易公路西侧呈正方形聚落。

二苏木房 片村。在苏木驻地西北7公里。1926年,一名郭万义的人由察右前旗二苏木村迁
此,以原居住地名村,人口150,其中蒙古族73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4400亩,耕地600
亩。设二个牧点。系二苏木房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红井子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5公里。1946年,由一名赵佃云的人建村,村名五大汉。1950
年因该村井土是红粘土,名为乌兰忽洞,系蒙古语,意为“红井子”或“红土井”。人口145,
其中蒙古族54人。以牧为主,草牧场32400牧,耕地600亩。系红井子嘎查驻地。地处丘
陵坡地,呈正方形聚落。 

海卜子 村。在苏木驻地西4公里。1940年建村,因村东北有一盐海子,故名海卜子。人口
350,其中蒙古族17人。以农为主,耕地405亩,林地70亩。系海卜子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处丘陵坡地,在海卜湖南侧,呈西北、东南向矩形聚落

察汉不浪 村。在苏木驻地西6.5公里。1862年前后,有两户农民迁此开地建村,因地处山
湾是白土构成,故名察汉不浪。系蒙古语,意为“白土湾”。1919年又因一蒙古族居民生有
白眉毛,故易名白眉毛营。1949年复名察汉不浪。人口233,其中蒙古族172人。以牧为主,
草牧场58500亩,设5个牧点。有旗属肉牛基地一处。系察汉不浪嘎查驻地。地势平坦,呈
三角形聚落。 

恩格营子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3公里。1885年前后,有一户蒙古族牧民迁居此地的向阳
坡下,养牧为生,故名恩格尔爱力。系蒙古语,“恩格尔”意为“向阳坡”,“爱力”意为“村”。
后译为恩格尔营子。“恩格”恩格尔的转音;“营子”即“村”。人口137,其中蒙古族75人。
以牧为主,草牧场49500牧。系恩格营子嘎查驻地。地势平坦,成正方形聚落。

后格少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8.5公里。1902年,巴德玛、三寡妇两户牧民居此,以养牧为
生,因该村位于察汉淖乡格少村北,故名后格少。“格少”系蒙古语“格顺”的转音,意为
“苦”。人口117,其中蒙古族59人,以牧为主,草牧场3.3万亩。系后格少嘎查驻地。地
处丘陵坡地,西北、东南向矩形聚落。 

下色拉营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8公里。原名色拉宝力格,系蒙古语,“色拉”意为“分岔”;
“宝力格”意为“水泉”。后简称色拉营。因在该村西北又建起一个村落,居上方,故名下
色拉营。人口75,其中蒙古族54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5万亩。系下色拉营嘎查驻地。
地处丘陵坡地,呈三角形聚落。 

上色拉营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11.5公里。1862年前后,有名三马官、韩庆格、孟和巴雅尔
的蒙古族牧民迁居此地,养牧为生。因村座落在泉水分岔处,故名色拉宝力格。后简称色拉
营。1884年左右易名三喇嘛营子。1955年又更名为上色拉。人口65,其中蒙古族32人。
以牧为主,草牧场16500亩。系上色拉营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巴音敖包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12.5公里。1958年建村,因村坐落在巴音敖包南山脚下,故
名。“巴音敖包”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人口80,以牧为主,有草牧场8400亩,耕
地500亩。系巴音敖包嘎查驻地。村北依巴音敖包山,呈三角形聚落。

四间房 村。在苏木驻地西12公里。1943年,张喜等四户农民迁此开地建村,取村名四间
房。人口334,其中蒙古族27人。以农为主,耕地2826亩。系补力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
处丘陵坡地,在补力图水库南侧呈西北、东南向矩形聚落。

吉棍特拉乡 乡驻地小三道湾村在旗府驻地西北43公里。1949年后属黄旗和正红旗管辖。
1951年归中心旗管辖。1953年旗县调整合并后,这里归察哈尔右翼后旗,成立吉棍特拉(亦
称均特拉)与和平两个小乡。 

1958年,为当郎忽洞人民公社所辖,该乡是其三个管理区之一---三道湾管理区。1962
年单独成立人民公社,命名为吉棍特拉乡人民公社。“吉棍特拉”系蒙古语,意为“东滩”。 
34

因公社驻地东南有一平摊而得名。1984年改为乡。辖五个村民委员会,12个自然村。人口
5003,其中蒙古族739人。属高原丘陵区,面积115平方公里。以农为主,耕地5.3万亩,
林地4315亩,草牧场8.1万亩。农作物为小麦、莜麦、土豆、油料等。有学校11所,在校
学生598人;交通便利,有白音察干至土牧尔台简易公路通过境内。 

小三道湾 村。1920年前后建村。因坐落在平顶山脚下第三道山湾里,为与三道湾村相区别,
以其规模较小,故名小三道湾。人口316。以农为主,耕地3250亩。系吉棍特拉乡政府及
三道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平顶山脚下呈南北向矩形聚落。有白音察干至土牧尔
台简易公路贯穿该村。 

五道湾 村。在乡驻地北4公里。1923年建村,因坐落在平顶山脚下第五道湾,故名。人口
443。耕地3450亩,林地390亩,以农为主。系五道湾村民委员会驻地。村在平顶山前呈东
西向矩形聚落。村中有白音察干至土牧尔台简易公路穿过。 

二道湾 村。在乡驻地南三公里。1923年建村,因坐落在平顶山脚下第二道山湾里,故名。
人口480,其中蒙古族10人。以农为主,耕地5193亩,林地400亩。系二道湾村民委员会
驻地。村在平顶山前呈南北向矩形聚落。村中有白音察干至土牧尔台简易公路穿过。 

任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南7.5公里。1924年前后,一名任五的人在此居住,故名任家村。
人口747,其中蒙古族18人。以农为主,耕地9800亩,林地10亩。系埃力棍村民委员会
驻地。在平顶山前呈东北向、西南向矩形聚落。 

油房村 村。在乡驻地西5公里 。1920年建村,因一名二德子的人居此开地,故得名二德
子村。1930年,又有三个大户开了三个油坊,又易名油房村。人口393。以农为主,耕地
4830亩,林地150亩。系油房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村在平顶山前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察汗淖乡 乡政府驻地察汗淖村在旗府驻地西北32公里。平均海拔1427米。1954年成立察
汗淖乡,隶属察右后旗第二区。1958年,划归当郎忽洞人民公社。 

1962年单独成立人民公社,由原察汗淖乡和宿黑蟆乡组成,因公社驻地在察汗淖村,故名
察汗淖人民公社。“察汗淖”系蒙古语“察汗淖尔”之转音,意为“白色的湖”。1984年改
为乡。 辖四个村民委员会,21个自然村。人口5779,其中蒙古族64人,满族31人。以农
为主,地形属丘陵、平摊区,面积87平方公里。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亦盛。耕地4.8
万亩,林地6291亩;草牧场4.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莜麦等。境内有韩勿拉乡哈不
泉水库一条长4000米的支渠,灌溉面积2000亩。有学校21所。交通便利,白音察干至土
牧尔台简易公路通过境内。 

察汗淖 村。1924年前后,蒙古族牧民生更在此居住,因村东水潭无水时,盐碱呈现出白色,
故名察汗淖。“察汗淖”系蒙古语“察汗淖尔”之转音,意为“白色的湖泊”。人口305,均
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782亩。系察汗淖乡政府及察汗淖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
在察汗淖湖西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村中有白音察干至土牧尔台简易公路通过。 

后洼子 村。在乡驻地西1公里。1937年至1941年,先后有刘、胡、郭姓农民陆续迁来,
沿着黑土洼地边居住,逐渐形成相距不远的几个村落,人们把该村称为后洼子。人口685。
以农为主,耕地7062亩。系后洼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白音察干至土牧尔台简
易公路西侧呈东北、西南向矩形聚落。 

宿黑蟆 村。在乡驻地西南8.5公里。1936年前后,名叫彭四的人在此附近设牧点,雇一名
叫锡勒玛的蒙古族妇女放牧,故名锡勒玛。后变为宿黑蟆,系蒙古语“锡勒玛”的转音。人
口532,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5952亩。系宿黑蟆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东
西向矩形聚落。

前胜 村。在乡驻地西5公里。1925年,农民买察右前旗马莲滩村武大仁土地耕种,故名武
大仁地。1966年更名前胜。人口396,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825亩。系格少村民委
员会驻地。地势较低洼,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韩勿拉苏木 苏木政府驻地韩勿拉村在旗府驻地西北27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1958年,
划归当郎忽洞人民公社。1961年单独成立公社,因境内有韩勿拉山,故名韩勿拉人民公社。

“韩勿拉”系蒙古语“汗乌拉”之转音。“汗”意为“主”、“王”;“乌拉”意为“山”“韩勿
拉”即“最高的山”。1984年改为乡。辖八个嘎查,七个村民委员会,45个自然村。 

共1721户,7500人,其中蒙古族490人,满族15人。地形属山地丘陵区,面积308平方
公里。半农半牧,草牧场347664亩,草库伦3万亩,耕地4万亩,林地2059亩。 

有哈不泉水库一座,蓄水量58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000亩。草牧场8000亩。有蒙汉
学区两处,蒙族学校一所,中学一所。小学29所。交通便利,有集二公路、白音察干至土
牧尔台简易公路及白音察干至科布尔公路纵横穿越境内。境内有汉代古城遗址和二兰虎沟古
墓群,曾出土汉代中原与匈奴文物数百件。

韩勿拉 村。1961年成立韩勿拉人民公社,该村是公社驻地。因村东有座韩勿拉山而得村名。
人口140,其中蒙古族50人。该村现为韩勿拉苏木驻地。地势平坦,东依韩勿拉山,北临
哈不泉水库,呈矩形聚落。

后坊子 村。在乡驻地西北2公里。1897年前后,刘、曹、田姓人家开地建村,因村座落在
哈不泉山后,故名后房子,后将“房”改为“坊”。人口337,均为汉族。半农半牧,耕地
2134亩,系后坊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白音察干至土牧尔台简易公路西侧,呈
正方形聚落。 

元山子 村在乡驻地东南10公里。1920年前后,一名宏继生的人来此放牧,取村名福古堂。
1966年后,据村西小元山,易名元山子。人口306,其中蒙古族29人。半农半牧,耕地2146
亩,系石灰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三角形聚落。 

白音堂 村。在乡驻地南10公里。1920年,名郭恩义的人在此放地建村,取村名白音堂。“白
音”系蒙古语,意为“富饶”。人口366,均为汉族。半农半牧,耕地1869亩。系白音堂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山坡,呈正方形聚落。白音察干至科布尔公路经此。 

韩盖淖 村。在乡驻地东南8公里。1880前后建村,因靠近韩盖淖(一小湖泊),故名韩盖
淖。“韩盖淖”系蒙古语,“杭盖淖尔”之转音,“杭盖”意为“宽广的”,“淖尔”意为“海
子(湖泊)”,意即“宽广的海子”。人口360,均为汉族。半农半牧,耕地2000亩。系韩盖
淖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山坡,在白音察干至科布尔公路及韩盖淖碱湖南侧,呈东北、
西南向矩形聚落。 

亢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8.5公里。1914年,一户亢姓人家开地建村。故名亢家村。人口352,
均为汉族。半农半牧,耕地1624亩。系荣胜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呈三角形聚
落。 

段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8公里。1925年,有三户段姓人家开地建村,以姓氏名村。人口
605,均为汉族。半农半牧,耕地3879亩。系段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村依山坡呈西北东南
向矩形聚落。 

陶来不浪 村。在乡驻地东北10公里。1925年,白音察干南陶来不浪村迁来三户人家开地
建村,以原居住地名村,陶来不浪系蒙古语“陶力布拉格”之转音,意为“镜子般的泉”。
人口155,均为汉族。半农半牧,耕地1120亩。系阿力忽洞村民委员会驻地,依山坡呈东
西向不规则聚落。 

乔家沟 村。在乡驻地东南12公里。1934年,一名乔和友的人来此开地建村,故名乔家沟。
人口149,均为汉族。以牧为主,草牧场13500亩。系乔家沟嘎查驻地。村依山坡呈正方形
聚落。 

哈拉沟 村。在乡驻地南12公里。1880年成村。村南一条土石沟呈黑色,故名哈拉沟。“哈
拉”系蒙古语,意为“黑色”,村从沟名。人口123,其中蒙古族58人。以牧为主,草牧场
15000亩。系哈拉沟嘎查驻地。依山坡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麻迷图 村。在乡驻地南14公里。1880年前后成村,因山石上雕有念佛诵经之像而得村名。
“麻迷图”系蒙古语“麻尼图”之转音,意为“有佛经的地方”。人口哭82,其中蒙古族60
人,汉族22人。以牧为主,草牧场9000亩。系麻迷图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山坡,呈南北向
矩形聚落。 

格丑 村。在乡驻地西南5公里。1900年前后建村。因村旁山高沟深,地形险要故名格丑。
“格丑”系蒙古语意为“厉害”。人口95,其中蒙古族19人。以牧为主,草牧场7500亩。
系格丑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呈正方形聚落。 

巴音勿拉 村。在乡驻地东4公里。1952年前名恩格勒。1952年更名巴音勿拉。“巴音勿拉”
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山”。人口107,其中,蒙古族64人,汉族43人。以牧为主,草
牧场24000亩。系巴音勿拉嘎查驻地。地处巴音勿拉山南坡,呈正方形聚落。 

善丹 村。在乡驻地西南2公里。1800年前后建村,因有一片小浅井,故名善丹。“善丹”
系蒙古语“善德”之转音,意为“小浅井”。人口64,其中蒙古族41人。以牧为主,草牧
场13500亩。系善丹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张嘎房 村。在乡驻地北4公里。1940年建村,名红地德力斯。“红地德力斯”系蒙古语,
意为“枳机洼子”。1949年后,来了一名张嘎的人,故更名张嘎房。人口22,其中蒙古族
17人,汉族5人。以牧为主,草牧场7500亩。系巴音高勒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集
二公路东侧呈正方形聚落。

小西营子 村。在乡驻地东北8公里。1949年前名阿力忽洞,系蒙古语“阿日呼都格”之转
音,意为“后面的井”。1949年后,因与大西营子村相距不远,故更名小西营子。人口32,
其中蒙古族12人。以牧为主,草牧场4500亩。系阿力忽洞嘎查驻地,村在巴音勿拉山背后,
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乌拉哈达苏木 苏木政府驻地明村在旗府驻地北16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清嘉庆年间,
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因此地有一火山,火山口周围的岩石多为红色,故得名乌拉哈达。 

“乌兰哈达”系蒙古语,意为“红色的岩石”。1958年成立并命名为乌拉哈达人民公社。1984
年改为苏木。辖7个嘎查,五个村民委员会,51个自然村。人口6790,其中蒙古族648人。 

地形属高原丘陵区,面积313平方公里。以牧为主,草牧场36万亩,耕地21515牧,林地
一万亩。主要农牧产品有皮、毛、绒。肉、小麦、有买。土豆等。有蒙汉完全小学各一所,
各村民委员会(嘎查)和大部分自然村均有民办公助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
集二铁路、公路南北向贯穿本苏木境内,交通极为便利。 

后明 村。1958年公社驻地设在此命名后明。“后明”系“后明地”,“明地”系该地方言,
意为汉族人居住的地方。人口1016,其中蒙古族39人。以农为主,耕地1328亩,系乌拉
哈达苏木政府驻地。地处低洼,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东营子 村。在苏木驻地东一公里。因村居苏木驻地正东,故名东营子。人进口116,其中
蒙古族84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8万亩,耕地150亩。系赛汉塔拉嘎查驻地。地势平坦,
在集二铁路东侧,红山背后,呈正方形聚落。 

阿达日嘎西村 村。在苏木驻地东南10公里。依地形得名。“阿达日嘎”系蒙古语,意为“不
平的表面”,后因逐渐形成两个村落,该村居西,故名阿达日嘎西村。人口80,其中蒙古族
30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5万亩,草库伦一处,饲料基地400亩。系阿达日嘎西嘎查驻地。
地处丘陵坡地,在集二铁路东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中阿力乌素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7.5公里。因村坐落在山脚下,山后有股小溪,故名。“阿
力乌素”系蒙古语,“阿力”意为“后面”,“乌素”意为“水”。后因居东西阿力乌素之间,
故名中阿力乌素。人口71,其中蒙古族70人。以牧为主,草牧场22500亩,饲料基地140
亩。系阿力乌素嘎查驻地。在黑脑包山南坡呈正方形聚落。 

空尺老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14公里。因村西南有一天然的独立石块,远看象人,故名。“空
尺老”系蒙古语“浑朝鲁”之转音,意为“石头人”。人口53人,其中蒙古族20人。以牧
为主,草牧场22500亩。系乌兰格尔嘎查驻地。村地处低洼,呈正方形聚落。 

伊和古特拉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11公里。1910年前后蒙古族牧民在此居住放牧,村正北
有东西两座山,中间为一大山口,故名。“伊和古特拉”系蒙古语“伊和胡图勒”之转音,
“伊和”意为“大”;“胡图勒”意为“山谷”。人口53,均为蒙古族。以牧为主,草牧场1.5
万亩。系伊和古特拉嘎查驻地。地处低洼,呈西北、东南向矩形聚落。 

哈拉忽洞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9公里。1880年前后蒙古族牧民在此居住放牧,此地有一眼
井,因水深看上去似有黑色之感,故名。“哈拉忽洞”系蒙古语“哈日胡都格”之转音。“哈
日”意为“黑色”,“胡都格”意为“井”。人口53,均为蒙古族。以牧为主,草牧场1.5万
亩,草库伦一处,饲料基地200亩。系哈必力格嘎查驻地。地处丘陵洼地,呈南北象矩形聚
落。 

平地脑包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12公里。1920年前后建村,因村庄坐落在平坦的草原上,
村后有一突兀的小山丘,故名平地脑包。“脑包”即蒙古语“敖包”之转音,意为“土丘”。
人口198,均为汉族。以牧为主,草牧场22500亩,草库伦一处,饲料基地850亩。系平地
脑包嘎查驻地。地势平坦,在平地脑包山南侧呈正方形聚落。乌拉哈达至察右中旗公路通过
该村。 

奎素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15公里。1880年前后建村。地形四面高,中间低,似人的肚脐,
故名。“奎素”系蒙古语“辉森”之转音,意为“肚脐”。人口453,以农为主,耕地3070
亩,系奎素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低洼,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五个脑包 村。在苏木驻地西14.5公里。因村南有五个用于祭奠的石头堆,蒙古语称之为“脑
包”,故名五个脑包。人口210,以农为主耕地1226亩。系丰产村民委员会驻地。在五个脑
包山背后坡地上呈正方形聚落。 

忻周房子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15.5公里。1880年前后,一名张顺的人居此耕作,后山西省
忻州人迁居此地,人口逐渐增多,1950年易名新州房子,以后人们又将“新州”写作“忻
周”。人口190,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250亩。系转达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
坡地,呈西北、东南向矩形聚落。 

七顷地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2公里。1920年前后有几户人家耕种约七顷土地,故名七顷地。
人口287,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896亩。系七顷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
不浪山南呈正方形聚落。有乌兰哈达至察右中旗的公路通过。 

大火焰 村。在苏木驻地南8公里。1940年前后,一樊姓人家居此,故名樊家村。1958年易
名大火焰,含义待查。人口196,其中蒙古族6人。以农为主,耕地981亩。系陈家村村民
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集二铁路西侧呈东南向矩形聚落。 

红格尔图乡 乡政府张俊沟村在旗府驻地北26.5公里。平均海拔14000米。1916年前后,蒙
汉两族商人在此经营土地买卖,出租、垦地建村,并以该地地形特征取名红格尔图。“红格
尔图”系蒙古语,意为“小盆地”。 

该地区原分别为商都县、陶林县和正黄旗所辖,后划归察右后旗。。1958年归属乌兰哈达人
民公社。1962年单独成立人民公社,因住地设在红格尔图村,故名红格尔图人民公社。 

1976年驻地迁至张俊沟村。1984年改为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农科站,33个自然村。
人口1.4万,其中蒙古族960人,满族41人。地形属丘陵高原区,地形北低南高,面积141.9
平方公里。 

以农为主,耕地8.1万亩,林地2.2万亩,草牧场7.9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莜麦、土
豆、油料、皮毛、肉、蛋等。有学校35所,在校生1848人;集二铁路、公路南北向通过境
内,交通极为便利。 

张俊沟 村。1918年一名张俊的人由兴和县迁来,因村附近有一山沟,故名张俊沟。人口278,
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650亩。系红格尔图乡政府驻地。地势平坦,呈正方形聚落。 

韩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南3.5公里。1919年农民韩元等四户人家从兴和县迁来开地建村,
以姓氏名村。有耕地2968亩。人口483,其中蒙古族30人。以农为主。系光荣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势较平坦,呈东西向矩形聚落。集二铁路在村中穿过。 

武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南7.5公里。1917年由兴和县迁来武永、武爱莲、武大纲等6户农
民买地建村,故名武家村。人口593,其中蒙古族419人。以农为主,有耕地3673亩。系
联合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正方形聚落。 

红格尔图 村。在乡驻地东南约7.5公里。这里开地前系蒙古族牧民的牧点,根据地形特点
取名红格尔图。“红格尔图”系蒙古语,意为“小盆地”。人口1349。以农为主,耕地7942
亩。系红格尔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正方形聚落。 

新民 村。在乡驻地北二公里。从前,因北依闷葫芦山,地处山湾,故名闷葫芦湾子。后因
村民王六毛精明能干,便以其名命村名王六毛。1956年易名新民。人口535,其中蒙古族
26人。以农为主,耕地3511亩。系新民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
闷葫芦山南,呈正方形聚落。 

大小井 村。在乡驻地东北7.5公里。开地前,蒙古族牧民在这里打了一口井,1918年开地
后,取村名小井村。1946年易名大小井(以区别现二小井村,即原刘英虎村)。人口534,
其中蒙古族7人。以农为主,耕地2940亩。系大小井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呈
东西向矩形聚落。 

爱国 村。在乡驻地北4.5公里。1920年前后建村,原名孔都堂。孔都系蒙古族旧官职。因
此地住过孔都,且周围地片均属他管辖,故名。1956年易名爱国。人口839,其中蒙古族8
人。以农为主,耕地4692亩,林地370亩。系爱国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集
二铁路西侧、闷葫芦山背后呈东西向矩形聚落。集二公路通此。 

光明 村。在乡驻地西4公里。1920年前后,由一名南二海的人在此开地、打井,并组织其
他农户耕地建村,故以其名名村。1956年易名光明。人口1140,其中蒙古族23人。以农为
主,耕地9080亩。系光明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大喇嘛山西侧呈正方形聚落。 

白音察干乡 乡政府驻地白音察干镇。平均海拔1429米。这里历史悠久。1972年,在土城
子村曾经出土古城门、古城墙等文物。1953年修建集二铁路时,在这里设站,命名为白音
察干车站。名称来历、含义同白音察干镇条。 

1954年建乡,乡名从站名。1958年成立白音察干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辖11个村民
委员会,42个自然村。9416人,其中蒙古族679人。地形属高原丘陵区,面积195平方公
里。以农为主,有耕地5万亩。 

林地9133亩,草牧场19.8万亩,草库伦1.9万亩,死了基地1750亩。有蒙汉学区两个,公
办小学8所,其中蒙古族小学2所,民办公助学校26所,在校学生1700人;境内由集二铁
路。公路及其它一些公路通过,交通极为方便。 

高家地 村。在乡驻地西南二公里。1872年前后,有高姓一家迁此地开地建村,故名高家地。
人口756,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4708亩。系高家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
集二铁路西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丹岱 村。在乡驻地西南7.5公里。1920年前后,张、吴、陈、刘四大户迁此地开地建村,
命名丹岱(含义不清)。人口526,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4212亩。系丹岱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五一水库北侧呈正方形聚落。

五号 村。在乡驻地西7公里。1882年前后,一名温元子的人开地建村,因村居五号土地上,
故名。人口206。以农为主,耕地1232亩。西五一村民委员会驻地。在奶膀山南侧的坡地
上,成正方形聚落。 

红水房 村。在乡驻地西13公里。1926年,贲红乡大红水村孙栓子来此开地建村,因为大
红水所辖,故名红水坊。1956年村民贾恩才等人觉得“红水坊”不中听,且附近多水,遂
易名红水房。人口393,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686亩。系红水房村民委员会驻地。
地处丘陵坡地,在白音察干至科布尔的公路两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白山子南村 村。在乡驻地西5公里。1922年,李心宽等人筹集十股资金买地建村,命名李
二卜,后因村北有一白土丘,1925年易名白山子南村。人口311,以农为主,耕地1539亩。
系白山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白脑包山南坡地,在白音察干至科布尔公路两侧呈东西向矩
形聚落。 

土城子 村。在乡驻地东1公里。1902年前后,兴和县几户农民迁此开地建村,因附近有一
座古城遗址,故名古城子。人口320人,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980亩。系土城子村民
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正方形聚落。 

吉勒太花 村。在乡驻地西北11公里。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建村。命名哈教
依菊斯楞。系蒙古语,意为“旁边的夏营地”。1955年易名吉勒太花,系蒙古语,意为“有
栓牲畜的长绳子的山丘”。人口92,其中蒙古族37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9500亩。系吉
勒太花嘎查驻地。地势平坦,在白银查干至科布尔公路北侧呈不规则聚落。 

达拉塔 村。在乡驻地西北10公里。清光绪年间,曾住过“搭拉塔”蒙古族部落,故名。人
口74,其中蒙古族61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2000亩。系那仁格日勒嘎查驻地。地势平坦,
呈正方形聚落。 

白音淖 片村。在乡驻地西北5公里。清光绪年间建村,命名塔寺海,系蒙古语“塔斯日海”
之转音,意为“中断处”。因村坐落在两个海子中断处而得名。解放后,该村命名“白音淖”,
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海子”。人口199,其中蒙古族158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9平方
公里。系白音淖嘎查驻地。地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西侧,白音淖尔湖北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西坡 村。在乡驻地西1公里。清光绪年间建村,因附近山上有满文石碑,故名玛尼图庄。
“玛尼图”系蒙古语,意为“有佛经的地方”。1957年易名巴音恩格尔,系蒙古语,意为“富
饶向阳的山坡”。后因该村坐落在白银查干乡驻地西面的山坡上,故人们又改称为西坡。人
口117,其中蒙古族72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6500亩。系西坡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
在吉尔铁路西、白银查干至科布尔公路南侧呈三角形聚落。 

哈彦忽洞苏木 苏木政府驻地哈彦忽洞村在旗府驻地东10公里。平均海拔1430米。1958年
划归白银查干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单独成立人民公社,因驻地设在哈彦忽洞村,故名哈
彦忽洞人民公社。 

“哈彦忽洞”系蒙古语“浩尧尔呼都嘎”之转音,意为“两眼井”。1984年改为苏木。辖15
个嘎查,42个自然村。共1683户,7283人。其中蒙古族1229人。 

该苏木属高原沙化丘陵区,面积350平方公里。以牧为主,有草牧场28.3万亩,耕地3.3
万亩,林地1.8万亩。主要畜产品有牲畜、皮、毛、肉等。 

有学校23所,在校学生1000余人;乡内有一座喇嘛庙--阿贵庙,建于1680年前后,当
时庙里有喇嘛300余人,大小牲畜2000余头,土地3000亩,房屋400多间。此庙“文革”
中被毁,现只留下残迹。白银查干至商都公路横贯苏木境内,交通便利。 

哈彦忽洞 村。1882年前后,在村东沙沟边南北相距1公里处各打了一眼井,故名浩尧尔呼
都嘎。后演变为哈彦忽洞。人口660,其中蒙古族67人。半农半牧,耕地3608亩。主要农
牧产品有小麦、莜麦、牲畜等。系哈彦忽洞苏木及哈彦忽洞嘎查驻地,地势较平坦,在白银
查干至商都县公路两侧东西向矩形聚落。 

建设 村。在苏木驻地西2公里。1952年,由缺水的三苏木迁出部分村民居此开低建村,起
名建设。人口489,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006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土豆等。
系建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白银查干至商都县公路两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阿不达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5公里。1882年前后建村,因村西有一座山形似柜子,故名阿
不达尔。后演变为阿不达。人口342,其中蒙古族83人。半农半牧,耕地981亩,草牧场
8000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阿不达嘎查驻地。在白银查干至商都县公路北侧山坡上
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哈拉沟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5公里。1909年,蒙古族牧民迁此建村。因村北有黑色岩质深
沟,故名哈拉沟。“哈拉”系蒙古语,意为“黑色”。人口327,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
1800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哈拉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在沟边平地上,呈南北向矩形
聚落。 

高木匠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9公里。1882年前后,一位高姓木匠在此居住,故名高木匠村。
人口250,均为汉族。半农半牧,耕地1098亩,林地72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土豆及
油料作物。系大南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杜高村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2公里。1927年,由兴和县迁来一名杜高的人居此开地建村,
故名杜高村。人口178,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986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大井
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白银查干至商都县公路两侧呈正方形聚落。 

康三村 村。在苏木驻地东三公里。1850年前后,一名康三的人迁此开地建村,故名康三村。
人口380,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2400亩。主要种植小麦、莜麦。系西泉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势较平坦,在白银查干至商都县公路两侧呈正方形聚落 

化工厂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12公里。1959年在此建了一个盐场,故名化工厂(村)。现盐
场已废弃。人口70,其中蒙古族49人。以牧为主,草牧场3000亩。系顶木其沟嘎查驻地。
地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正方形聚落。

察汗脑包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5公里。1882年前后建村,因附近有一用白石垒起用于祭奠
的石堆,故名察汗脑包。“察汗脑包”系蒙古语,意为“白色石堆”。以牧为主,草牧场6500
亩,耕地400亩。系察汗脑包嘎查驻地,西依阿贵庙山呈南北向三角形聚落。 

黑石崖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7公里。1880年前后建村,因村后山头石崖呈黑色,故名。人
口130,其中蒙古族110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2万亩,耕地700亩。系布拉格嘎查驻地,
南依马花草山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尔登达花 村。在苏木驻地西8公里。1882年前后建村,因村西有座似双层的山,故名。“尔
登达花”系蒙古语“额尔登达布哈尔”之转音,意为“双层宝山”。人口132,其中蒙古族
98任。以牧为主,草牧场1.1万亩,耕地500亩。系尔登达花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
白银查干至商都公路北侧呈正方形聚落。 

石塔汉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7公里。来历。含义不清。人口72,其中蒙古族71人,以牧
为主,草牧场12000亩,耕地300亩。系石塔汉嘎查驻地。地势较平坦,在白银查干至商都
公里西侧呈正方形聚落。 

巨力更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0公里。1932年建村,因村前有个草丛卜子(洼地),故名巨
力更。“巨力更”系蒙古语,意为“丛草滩”。人口149,其中蒙古族122人,汉族27人。
以牧为主,有草牧场800亩(?),耕地410亩。系巨力更嘎查驻地。地势较平坦,在察汗
淖尔碱湖西侧呈正方形聚落。 

勿兰忽少 村。在苏木驻地北9公里。勿兰忽少系蒙古语,意为“红山咀”。因村前有一座发
红的山,山凸出一个尖子,故名。人口130,其中蒙古族69人,以牧为主,草牧场3000亩,
耕地500亩。系勿兰忽少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碱海子东侧呈东南向矩形聚落。 

都日布力计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0公里。1950年前后,有位“转达”曾住于此,故名转
达营子。“转达”系蒙古语,为蒙古族旧官名。后更名都日布力计,系蒙古语,意为“四方
形”。人口235,其中蒙古族70人。半农半牧,草牧场700亩,耕地953亩。系都日布力计
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白银查干至商都公路两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察汗圐圙 片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7公里。1932年前,村北有个白蘑菇圐囵,当时名察汗
蘑菇圐圙,后简称为现名。察汗圐圙系蒙古语,意为白色的场院。人口110,其中蒙古族81
人。以牧为主,草牧场1000,亩,耕地450亩。系察汗圐圙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呈
南北向矩形聚落。 38

塔斯海 片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2公里。1922年前后建村。“塔斯海”系蒙古语“塔斯日海”
之转音,意为“中断处”。因村前有个海子断为两处,故名。人口158,其中蒙古族139人。
以牧为主,草牧场700亩,耕地300亩。系塔斯海嘎查驻地。地势平坦,察汗淖碱湖西侧呈
正方形聚落。 

察汗德力素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5公里。1931年建村,因村后长有枳机草,故名。察汗
德力素系蒙古语,意为“白枳机”。人口60,其中蒙古族46人。以牧为主,草牧场800亩,
饲料地100亩。系察汗德力素嘎查驻地,地势较平坦,在白银查干至商都公路北侧呈南北向
矩形聚落。 

以农为主,有耕地7.8万亩,林地5213亩,草牧场7.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莜麦和马
铃薯。有年产榆、杨苗条25万株的苗圃一个。有乡中心学校一所,还有54个小学班分布在
全乡各地,在校学生1512人。集二铁路、公路纵贯乡境内,并设有芦家村车站,交通便利。 

前红海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9.5公里。因村村居一海子西,相传曾出过次红盐,又为别同
名村落,故名前红海。人口54,其中蒙古族53人。以牧为主,草牧场300亩,耕地300亩。
系前红海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地带,在红海西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后红海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9.5公里。因村前有一海子,相传曾出过次红盐,有位别同名
村落,故名后红海。人口94,其中蒙古族37人。以牧为主,草牧场500亩,耕地300亩。
系后红海嘎查驻地。地处丘陵地带,在红海北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大六号乡 乡政府驻地大六号村在旗府驻地东南27公里。海拔1400--1700米之间。清康
熙年间有一庞姓人来此开地建村,命名黄羊滩。后又迁来五户人家,新开了五号地(当地人
把一块地称为一号),前后开了六号地,故易名大六号。 

1949年前,该地属集宁县管辖。1957年划归察右后旗。1958年归贲红人民公社管辖。1961
年单独成立人民公社,因驻地设在大六号村,故名大六号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辖11
个村民委员会,60个自然村。共4991户,19817人,其中蒙古族198人。地形属高原丘陵
区,面积290平方公里。以农为主,有耕地9.8万亩,林地1.6万亩,草牧场8万亩。主要
农作物有小麦、莜麦、土豆和油料。 

有中学一所,小学59所,在校学生3000余人。集二铁路、公路和集宁至商都公路通过境内,
交通极为便利。历史悠久,农副产品丰富,特产土豆,年出口量较大。 

大六号 村。清康熙年间,庞世荣父亲在此开地建村,取村名黄羊滩。后又先后迁来五户人
家,增开五号地(本地人把一块地称为一号地),先后共开六号地,故易名大六号。人口1951,
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9138亩。系大六号乡政府及大六号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
在集二铁路西的集二公路两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庙湾 村。在乡驻地南3公里。1880年前后建村,因地处山湾庙院旁,故名庙湾。人口622,
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2423亩。系庙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西、
集二公路两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大六号火车站设此。 

大东号 村。在乡驻地西南5公里。1830年前后建村于大德堂地主的土地上,因村东有一条
东的号口,故名大东号。人口297,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230亩。系东风村民委员
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公路西侧呈正方形聚落。 

羊盘洼 村。在乡驻地东南4公里。1880年前后,王、刘两户人家迁此开地建村,因黄羊成
群,故名羊盘洼。人口182,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952亩。系羊盘洼村名委员会驻地,
地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正方形聚落 

恒义隆 村。在乡驻地东4公里。1880年前后建村,命名恒义局。后因村中老户赵家经营山
火买卖,故以其商号恒义隆名村。人口320,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826亩。系恒义
隆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正方形聚落。 

北号 村。在乡驻地东南9公里。建村时以土地号口为界,因村居号口北,故名北号。人口
173,其中蒙古族37人。以农为主,耕地705亩。系北号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山区,
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王泉沟 村。在乡驻地东9公里。1780年前后建村,以王泉人名命村名。人口274,均为汉
族。以农为主,耕地1100亩。系大西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地带,呈南北、东西向
矩形聚落。

二明 村。在乡驻地东10公里。建村时,以人名村。人口374,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
1912亩。系晨阳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地带,在集商公路南、大脑包山东侧呈南北向
聚落。 

南梁 村。在乡驻地东北3公里。1880年前后建村于王舍村南的一个山梁上,故名。人口778,
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4712亩。系南梁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东、
集商公路北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后堂 村。在乡驻地北7公里。1800年前后,有一名三和的回族人居此,故名三和堂。后因
村居前堂村后而易名后堂。人口931,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5300亩。系丰裕村民委
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正方形聚落。 

何家地 村。在乡驻地北3公里。1830年前后建村,名污泥卜子。后因迁入贾、何两大户人
家,原村一分为二,分别命名贾家村和何家村。成立义乐乡后,又把这两村合并命名为何家
地。人口82,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5442亩。系何家地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
在集二铁路东的集二公路两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贲红乡 乡政府驻地贲红村。在旗府驻地东南19公里。平均海拔1500米。从前这里水草丰
茂,黄羊遍地,蒙古族牧民游猎于此。南山梁上有两个敖包(用于祭奠的石堆)。系一座陵
墓,故名贲红。 

“贲红”系蒙古语,意为“陵墓”。1872年后,山西、河北等地的人相继迁此,开地建村,
放牧打猎,做工经商。从此,贲红作为地名沿用至今。1949年后,这里是集宁第三区政府
驻地。1957年划归察右后旗。 

1958年由高玉梁、高茂、贲红、大六号、黄羊城合并成立贲红人民公社,驻地设在贲红村。
1961年冬,又将贲红公社分为石门口、霞江河、大六号和贲红四个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
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人口12600,其中蒙古族220人。地形属滩川丘陵区,
面积138平方公里。以农为主,有耕地71710亩,林地13691亩,草牧场72084亩。主要农
作物有小麦、莜麦、土豆、油料等。流经乡境的河流有霞江河与红水河两条季节性河流。有
学校30所,在校学生1790人。集二铁路、公路贯穿该乡境内,交通极为便利。 

贲红 村。从前这里南山梁上有一座陵墓,故名贲红。“贲红”系蒙古语,意为“陵墓”。1872
年前后,山西、河北等地的人相继迁此开地建村,人口逐渐增多,村名沿用至今。人口1401,
其中蒙古族11人。以农为主,耕地8476亩。系贲红乡政府及贲红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平
坦,在集二铁路西的集二公路两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玉印山 村。在乡驻地北2.5公里。1882年前后建村,因村后有一小山头,故名小圪塔。后
因山上有块青石形似玉印,1962年易名玉印山。有耕地2934亩,林地130亩。人口479,
其中蒙古族66人。以农为主。系玉印山村民委员会驻地,北依圪塔山,在集二铁路与集二
公路之间,呈正方形聚落。 

温家村 村。在乡驻地南4公里。1870年前后,温振明等5户农民迁此开地建村,因温家是
大户,故名温家村。人口1062,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7924亩。系温家村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处平川,在集二公路西侧呈正方形聚落。 

赵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南8公里。清光绪年间,赵姓人家在此开地建村,故名。人口172,
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099亩。系哈毛不浪村民委员会驻地。在刘原山东侧的沟口呈
南北向矩形聚落。 

王套沟 村。在乡驻地西10公里。1862年前后,由河北省尚义县王套迁此开地建村,又因
村居山脚下,故名王套沟。人口331,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913亩。系共联村民委
员会驻地。地处山脚下,在白音察干至胜利乡的简易公路南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大红水 村。在乡驻地西4公里。因村前有一条红水河,故名。人口298。以农为主,耕地
2464亩。原为红水河大队(即现为红水河村民委员会,已迁至大坝)驻地。地势平坦,沿
红水河北测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西大渠 村。在乡驻地东2.5公里。1872年前后建村,因村中住一名刘四的财主,故名刘四
村。1958年,因与黄羊城共属一个大队并居其西,地势低洼,故名西大渠。人口625,其中
蒙古族10人。以农为主,耕地3936亩。系西大渠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开阔,在集二
铁路东侧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黄羊城 村。在乡驻地东5公里。1872年前后,这里黄羊遍野,故名黄羊滩。人们为狩猎隐
蔽,在此挖沟浚壕并安家建村,似一小城,故名黄羊城。人口1503,其中蒙古族11人。以
农为主,耕地11982亩,林地1854亩。系黄羊城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开阔,在集二
铁路东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大东坡 村。在乡驻地东8公里。原名陈大堡(亦名陈家村).因村居贲红乡东端,又坐落在
山坡下,1960年易名大东坡,人口771,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5255亩,林地1580
亩。系大东坡村民委员会驻地。东依小卓子山,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石门口乡 乡政府驻地杨上山村在旗府驻地东南15公里。1949年后属集宁县第三区管辖。
1957年划归察右后旗。1958年为贲红人民公社所辖。1961年冬单独成立人民公社,因驻地
设在石门口水库附近,故名石门口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辖11个村民委员会,49个
自然村。人口15168,其中蒙古族61人。地形属高原丘陵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以农为主,有耕地10.5万亩,林地2.2万亩,草牧场4.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莜麦和
土豆。石门口水库在乡内,有效灌溉面积1.2万亩。大坝林场一处。有小学30所。乡卫生
院、兽医站各一所。 

杨上山 村。1882年前后,一名杨上山的人来此开地建村,故名。人口600,均为汉族。以
农为主,耕地3800亩。系石门口乡政府及石门口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石门口
水库东南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曹不罕 村。在乡驻地西南2公里。1882年前后,一名叫曹不罕的人由山西省阳高县迁此开
地建村,村从人名。人口1300,其中蒙古族33人。以农为主,耕地8300亩。系曹不罕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石门口水库南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三木匠 村。在乡驻地西南4公里。1882年前后,有个王姓木匠来此开地建村,因在弟兄中
行三,人称三木匠,村从人名。人口900,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5000亩。系三木匠
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陈仕村 村。在乡驻地东南5公里。1892年前后,人们在村东250米处打井,挖出十三颗碌
碡,故名十三颗碌碡。后因山西人陈仕为村中富户,1938年前后易名陈仕村。人口670,均
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5000亩。系陈仕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呈南北、东西
向矩形聚落。 

吴喜村 村。在乡驻地东3公里。1902年前后,一名叫吴夺的人来此开地建村,故名吴夺村。
1923年前后,以其孙吴喜之名取代原村名。人口453。以农为主,耕地3600亩。系勤奋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石门口水库东侧呈东北、西南向矩形聚落。

董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南6公里。1852年前后,有一名董心宽的人来此开地建村,故名董
心宽。后因村西有一条红土河沟,故又有红土湾董心宽村之称。1902年后简称董家村。人
口370,其中蒙古族13人。以农为主,耕地3400目。系红土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
坡地,东依大桌子山呈东北、西南向矩形聚落。 

郭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6公里。1902年前后,一名郭志山的人由山西迁此开地,因村建
在平缓的坡梁上,故名郭家梁。人口269,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950亩。系郭家梁
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东依大桌子山呈东北、西南向矩形聚落 

高玉梁 村。在乡驻地东8公里。1882年前后,一名高玉的山西人来此定居开地,因村建在
平缓的坡梁上,故名高玉梁。人口443,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3286亩。系高玉梁村
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东依大桌子山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高金玉 村。在乡驻地东北11.5公里。1916年前后,一名高金玉的山西人来此开地建村,村
从人名。人口354,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740亩。系桌子山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
较平坦,南依大桌子山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刘伍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13.5公里。1882年前后,一名刘伍的人来此开地建村,村从人名。
人口974,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8767亩。系西乐图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南
依大桌子山呈正方形聚落。 

上宋家村 村。在乡驻地东北14公里。1902年前后,由宋姓人家开地建村,因村址地势较
高,故名上宋家村。人口168,均为汉族。以农为主,耕地1115亩。系新华村民委员会驻
地。地势较平坦,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霞江河乡 乡政府驻地芦家村在旗府驻地南7.5公里。1949年后,属集宁县第三区管辖,名
高茂乡,驻地设在四王柱村。1957年划归察右后旗。1958年为贲红人民公社管辖。 40

1961年冬将贲红人民公社分为石门口、大六号、贲红和霞江河四个人民公社。本公社驻地
最初设在四王柱村,后因离火车站较远,交通不便,1972年迁至芦家村。霞江河原名虾虹
河,由流经这里的虾虹河得名。 

1966年当地政府决定改为比较文雅的谐音字“霞江”。1984年改为乡。辖八个村民委员会,
29个自然村。人口10417,其中蒙古族270人。地形属滩川丘陵区,面积143平方公里。 

以农为主,有耕地7.8万亩,林地5213亩,草牧场7.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莜麦和马
铃薯。有年产榆、杨苗条25万株的苗圃一个。有乡中心学校一所,还有54个小学班分布在
全乡各地,在校学生1512人。集二铁路、公路纵贯乡境内,并设有芦家村车站,交通便利。

芦家村 村。1880年前后,由芦文兄弟俩在此开地建村,故名芦家村。有耕地764,其中蒙
古族131人。以农为主。系霞江河乡政府及芦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
西侧呈正方形聚落,并设有芦家村车站。 

章盖营子 村。在乡驻地东南5公里。1880年前后,有一蒙古族章盖(官职相当于乡长)在
此居住,故名章盖营子。后章盖迁走,兰根计一家来此开荒种地,又易名兰家村。后来其他
姓氏的人家逐渐增多,又复名章盖营子。有耕地4890亩。人口642,其中蒙古族10人。以
农为主。系红胜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三角形聚落。 

高茂村 村。在乡驻地南2公里。1890年前后,高茂来此开地建村,村从人名。有耕地2900
亩。人口348,均为汉族。以农为主。系原种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在集二铁路西侧
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杨九斤 村。在乡驻地东北2.5公里。1900年前后,有名叫杨九斤者来此开地建村,村从人
名。有耕地2397亩。人口321,其中蒙古族24人。以农为主。系红旭村民委员会驻地。地
势平坦,在集二铁路东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阎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4公里。1900年前后,阎和来此开地建村,故名阎家村。有耕地1570
亩,人口273,其中蒙古族14人。以农为主。系建和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平坦,呈东西
向矩形聚落。 

赵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南9公里。清光绪年间开始有人来此开地建村。因村中赵姓人多,
故名。有耕地2684亩。人口414。以农为主。系霞江河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
白音察干至胜利乡简易公路两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王富村 村。在乡驻地南7公里。1912年前后,王富在此开地建村,村从人名。有耕地3840
亩。人口487,其中蒙古族13人。以农为主。系红丰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在集
二公路西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曹家村 村。在乡驻地西6公里。1900年前后,开始有人居此开地建村。因村中曹姓人多,
故名。有耕地2010亩。人口302。以农为主。系大九号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北
依人人山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锡勒乡 乡政府驻地袁家房村在旗府驻地西南29公里。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200多年前就
有以蒙古族为主的游牧部落在此劳动、生息。1949年后,此地大部分属集宁县管辖。1954
年4月成立察右后旗时划为第三区,区政府驻袁家房村。

1958年由石窑沟、锡勒、胜利三个地区合并成立锡勒人民公社。1962年又一分为三,各以
其原名命名为三个人民公社。“锡勒”系蒙古语,意为“山梁”,因本乡处大青山脉灰腾锡勒
(蒙古语意为“寒冷山梁”)东部而得名。1984年改为乡。 辖六个村民委员会,45个自然
村。人口8835,其中蒙古族166人。半农半牧。该乡属高寒山区,面积342.3平方公里。有
耕地4.2万亩,林地3861亩,草牧场28万亩。六道沟水库在乡境内。有效灌溉面积600亩,
年产鱼15吨。

西山梁中有石棉、石墨矿藏资源,还有珍贵的野生动物盘羊和数十种药材。主要农作物有小
麦、莜麦、大麦、土豆、牲畜、皮毛、肉类等。有蒙、汉学区各一个,共有学校38所,在
校学生1962人,其中蒙古族学生38人。有喇嘛庙--红旗庙遗址一处,系清末由西藏来此
化缘兴建的。当时有喇嘛21人,财产雄厚,香火旺盛,建筑宏伟壮观。1949年前被烧毁。
1956年重建东仓一座,1966年又遭破坏。集宁至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公路呈西北、东西向贯
穿本乡境内,交通较为便利。

袁家房 村。1935年前后,一名袁楞子的人在此居住,故名。有耕地1257亩。人口438,其
中蒙古族32人。以农为主。系锡勒乡政府及西泉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山谷,在六
道沟水库北、集宁至科布尔公路两侧呈正方形聚落。

白音不浪 村。在乡驻地北5公里。1940年前后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时以泉水取名白音不浪。
“白音不浪”系蒙古语“白银布拉格”之转音,意为“富饶的泉水”。有耕地1374亩。人口
452,均为汉族。以农为主。系白音不浪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山区,在集宁至科布尔
公路东侧呈正方形聚落。 

察汗淖 村。在乡驻地西北7.5公里。1780年前后建村。因村南有一碱海子呈白色,故名察
汗淖。察汗淖系蒙古语“察干淖尔”之转音,意为“白色的海子”。有草牧场600亩,饲料
基地130亩。人口76人,其中蒙古族56人、汉族20人。以牧为主。系红旗庙村民委员会
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集宁至科布尔公路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大马圐圙 村。在乡驻地西北11公里。1935年前后,有一名宋三的人在此开店,且有较大
的圈马圐圙,原名宋三村,1947年易名大马圐圙。有耕地1823亩。人口334,均为汉族。
以农为主。系古半忽洞村民委员会驻地。在集宁至科布尔公路北侧的山坡上呈东西向矩形聚
落。 

白道梁 村。在乡驻地西4公里。1912年前后建村。因村西山梁上有白石,故名白道梁。耕
地92亩。人口15,均为汉族。以农为主。系前宾图村民委员会驻地。在山谷中呈南北向矩
形聚落。 

哈拉沟 村。在乡驻地东南5公里。一百多年前,有一蒙古族在此居住,取名哈拉沟。“哈拉”
系蒙古语,意为“黑色”。有耕地1290亩。人口204,均为汉族。以农为主。系六道沟村民
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六道沟水库南、集宁至科布尔公路西侧呈正方形聚落。 

石窑沟乡 在旗府驻地西南21公里。1949年后此地属集宁县管辖。1954年划归察右后旗。
1958年,为锡勒人民公社管辖。1962年单独成立人民公社,因驻地设在石窑沟村,故名石
窑沟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 辖4个村民委员会,35个自然村。人口7567,其中蒙古
族151人。以农为主。地形属高原丘陵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有耕地3.4万亩,林地3140
亩,草牧场29.7万亩。 主要农牧产品有大麦、小麦、莜麦、土豆、皮毛、肉类等,其中大
麦为本地特产,还有少量的渔业生产。乡办企业有渔场一处。有学校33所,在校生800余
人。有白音察干至胜利乡简易公路通过。 

石窑沟 村。1917年前后,冯、王两户人家居此耕种,因村子坐落在山沟里而名王德沟。后
发现村西250米处山脚下有一个自然石窑,故易名石窑沟。有耕地2118亩,林地37亩。人
口422,均为汉族。以农为主。系石窑沟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大脑包山北测山沟中,沿白
音察干至胜利乡简易公路南北两侧呈正方形聚落。 

苏计不浪 村。在乡驻地南6公里。1940年前,蒙古族牧民居此放牧,依地形取名苏计不浪。
“苏计不浪”系蒙古族“苏计布拉格”之转音,“苏计”意为“胯骨”这里指“胯骨样的地
形”。系苏计不浪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处丘陵坡地,在西海水库西侧呈三角形聚落。 

石层坝 村。在乡驻地北9公里。1940年,李姓人迁居此地。因村北山坡石头层次分明,故
名石层坝。有耕地2461亩。人口493,其中蒙古族10人。以农为主。系石层坝村民委员会
驻地。村北依山坡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上红格图 村。在乡驻地西南10公里。蒙古族牧民在此放牧时,依地形特征并为区别同名村
命名上红格图。“红格图”系蒙古语“红格尔图”之转音,意为“盆地”。有草牧场1.5万亩,
草圐圙1200亩,饲料基地160亩。人口120,其中蒙古族82人。以牧为主。系红格尔图村
民委员会驻地。村北依大脑包山呈南北向矩形聚落。 

胜利乡 政府驻地董义坊村在旗府驻地西南43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1949年前,蒙古汉
人民在这里进行流动式生产,人烟稀少。1952年土改后,分得土地的村民们命村名胜利坊
子。1958年,属锡勒人民公社管辖。 

1962年单独成立人民公社,因驻地设在胜利坊附近董义坊村,故名胜利人民公社。1984年
改为乡。辖五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人口5466,其中蒙古族136人。半农半牧。地
处灰腾梁山区,气候寒冷,为全旗海拔最高乡。 

面积292亩平方公里。有草牧场30万亩,耕地2.8万亩,林地3430亩。主要农作物有莜麦、
大麦、土豆,主要畜产品有大小牲畜、皮毛、肉类等。乡东部的察汉沟有钨矿资源,北部的
白石崖有石棉、石墨矿资源 

大泉子有微量金矿资源,煤窑沟有木炭等资源。有中学一所,在校学生85人;小学34所,
在校生738人。集宁至科布尔公路穿越本乡部分地区。山高坡陡,道路崎岖,交通不便。 

董义坊 村。1949年前,有一名董义的人居此放地(出租、卖土地),村从人名。有耕地1325
亩。人口228,均为汉族。以农为主。系胜利乡政府驻地。地处山沟,呈不规则形聚落。 

胜利坊 村。在乡驻地东0.5公里。1953年农民分得土地后,命村名胜利坊。有耕地1016
亩。人口268。以农为主。系胜利村民委员会驻地。在山脚下的豪赖沟西侧呈东西向矩形聚
落。 

忽来报 村。在乡驻地东北8公里。1900年前后,有几户蒙古族牧民居此,命村名忽来报。
“忽来报”系蒙古语“浩勒包”之转音,意为“相联”。有耕地1941亩。人口308,其中蒙
古族34人。以农为主。系忽来报村民委员会驻地。地势较平坦,北依油娄山,在集宁至科
布尔公路西侧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大房子 村。在乡驻地西北9公里。1920年前后建村,以村中胡金后的买卖字号“春益永”
而名。1949年后,根据牧民达木庆的大房子易名为大房子。有耕地1000亩。人口104,均
为汉族。以农为主。系大房子村民委员会驻地。在石崖沟上侧的山脚下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大东营子 村。在乡驻地西北10公里。1920年前后建村,因居大房子村东故名东营子。后
又称大东营子。人口49,其中蒙古族32人。以牧为主,大小牲畜514头。系巴音村民委员
会驻地。村在石崖沟上侧山脚下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汉海子 村。在乡驻地西10公里。1947年建村,因村南有个旱海子而得名。后写做汉海子。
有耕地400亩,大小牲畜500头。人口80,均为汉族。半农半牧。系五忽浪村民委员会驻
地。村在苏木脑包山北测的洼地里呈东西向矩形聚落。 

四子王旗

四子王旗概况

四子王旗位于大青山北麓,乌兰察布草原西北端。西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边境线长
100公里,东、东北与察右中旗、察右后旗、苏尼特右旗为邻;南与武川、卓资两县毗连;
西与达茂旗接壤。

地理位置:东经110。20,至113。,北纬40。20,至42。40,。东西宽约154公里,南北长
约180公里。面积25512平方公里,其中牧区占81.7%。平均海拔1400米。 辖15个乡、
10个苏木、一个镇和二个国营牧场、171个村民委员会(嘎查)、1392个自然村,其中浩特
679个。居民46649户,194740人,其中蒙古族12367人,汉族181020人,还有回、满、
达斡尔等少数民族1353人。旗政府驻地乌兰花镇。 

一、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和有关部门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春秋战国时期为匈奴
居地;秦汉时为雁门、定襄郡之徼外地(匈奴中部单于庭所在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属北魏
拓跋氏地,隶抚冥镇; 

隋为突厥族牧地;唐隶振武军(郡?)兼属单于大都护府;辽属丰州东北境,隶西京道;金
属西京路;元为净州路;明为察哈尔部林丹汗右翼属地; 

清朝建立后,封给元太祖胞弟后裔,称四子部落。北洋军阀执政时仍称四子王旗。民国三年
(1914年)受绥远特别区都统节制,直隶蒙藏院即蒙藏委员会管辖。1949年四子王旗解放,
人民政权建立。一直属乌盟管辖。 

四子王旗系汉语,即四个贵族统辖的区域。它的前身即四子部落。据内蒙古图书馆藏存的全
区各旗县综合简要志记载,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胞弟哈卜图.哈斯尔的第十五代孙脑音岱,生
有四个儿子:长子森哥,尊号莫尔更忽少奇;次子苏纳木,尊号达尔汗台吉;三子温宝,尊
号布和台吉;四子亦日吉木,尊号莫尔更台吉。

这个家族原居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后因连年征战迁居此地。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钦命三子
温宝为四子部落的扎萨克(政府委任的部落首领或地方官),统领四子部落。1636年皇太极
又钦赐温宝尊号为达尔汉照日格图(意志坚强之意)。 

1649年清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其统治地位,对蒙古民族实行“分而治之”的盟旗制度,同
时清世祖福临晋封温宝为郡王。从此,温宝及其后代就开始世袭四子部落的王位。 

四子王旗的称谓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迄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当时的旗建制为
28个苏木,清朝中期改为20个苏木,日伪时期又改为8个苏木。 

二 自然条件

四子王旗地处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400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略成长方形。
全境丘陵起伏、山川相间,南部多为山地丘陵,丘陵面积占70%,山地面积占30%。 

其间虽有平原,但面积较小。山沟、河流较多。北部沙丘,盆地交错相间,地形较平坦,是
乌兰察布草原上较大的天然牧场。土壤主要是干旱草原覆盖下的淡栗钙土,约占全旗面积的
25%,多分布于南部地区,肥力较高,适宜发展农业。 

其次是荒漠草原覆盖下的暗棕钙土,约占全旗面积的20%,是北部地区代表性土壤,肥力
低、土层薄,发展农业困难,又因植被稀疏,提高载畜量,发展畜牧业潜力不大。主要山脉
有笔架山、阿日嘎朗图、当朗斯日背(即七重山)和脑木更山。

河流主要有锡拉木伦河,其次有大清河、席边河、天干河、白彦敖包河等,多为季节性河流。
最大的湖泊呼和淖尔常年有水,系盐碱湖,水面约21平方公里。

四子王旗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多雨少,冷热不均,十年九旱,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3。
c。一月份最冷,最低气温-40。c;七月份最热,最高气温38。c。无霜期112天左右。年
均降水量313.8毫米,且多集中在七、八、九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9.8%。蒸发量大于降水
量8至10倍。封冻期约180天,地冻深度近2米。年均风力3--5级。

自然资源教丰富,主要有金、铜、萤石、天青、芒硝、钨砂、石油等矿藏。此外,还有盘羊、
野驴、发菜、蘑菇等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境植被稀疏、覆盖率低,乔木较少,以灌木
和多年生植物为主。

三 经济状况(略)

四 文教卫生(略)

五 名胜古迹及纪念地

境内有240个召庙,三条古边墙,还有一些古墓群、古城遗址等。北魏的抚冥古城就在其中。
这些古遗址历尽沧桑,大多已成为废墟。但它们却向人们展示了这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
化。

乌兰花镇 四子王旗政府驻地。地处大青山北麓。平均海拔1300米。“乌兰花”系蒙古语,
意为“红色的山梁”。因镇东有座红山梁,故名。解放初期,该镇为乌兰察布盟直属区。1952
年划归四子王旗管辖,隶属乌兰花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乌兰花乡人民委员会改为人民公社建制。1964年,乌兰花乡人民公社划出,成立乌
兰花镇人民公社。1981年改为乌兰花镇政府。全镇辖四个居民委员会,29个居民组。共3580
户,13540人,其中蒙古族1138人,满族85人,回族267人,达斡尔族20人。

面积12 平方公里。镇里有小学4所,中学3所,其中民族中、小学各一所。共有14条街,
14条巷。主要大街为新华街。旗委、旗政府、宾馆大楼、邮电大楼、旗医院、广播站、一
完小、二完小、新华书店均坐落于此街。镇内有通往呼和浩特、集宁的主要公路。

新华街 镇内的主要大街。原称中山路。1974年更名为新华街。沿街均为机关、商店、学校。
东起雷德奎门前,西至一完小西墙角。长1100米,宽20米。

和平路 镇内的主要商业大街。1966年后改为红卫路。1981年更名为和平路。南起邮电局“五
七”厂,北至物资局北墙。长1147米,宽15米。旗物资局、商业局、二轻局、银行、地毯
厂、皮革厂等单位坐落于此街。

建国路 1974年命名为建国路。北起二中,南至乌兰花大街。长1034米,宽9.5米。电影院、
种籽公司、汽车站等单位坐落于此街。

建设路 1974年筑成并命名为建设路,是乌兰花之呼和浩特公路的一段。北起乌兰花大街,
南至零公里碑。长877米,宽9米。旗印刷厂,发电厂等单位坐落于此街。

卫境苏木 政府驻地土格木(村)在旗府驻地西北173公里。“文革”时由“卫井”改为现名。
“卫井”,一说为蒙古语,源于境内哈达古日本卫井山,含义不清;一说为满语,系清代官
衔名称,一职位为卫井的下级官员曾居此。

1951年划为第一区土格木乡;1958年属脑木更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从脑木更人民公社划
出,成立卫井人民公社;“文革”中改为“卫境”;1984年改为苏木,因境内的卫井村得名。
辖4个嘎查,66个自然村

人口1397,其中蒙古族599人,回族14人,满族6人。面积277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3645000
亩,林地547亩,耕地1837亩。以牧为主。历史上境内畜产品较出名;同时是旅蒙商从大
都去往库伦的交通要道之一。

现有蒙汉小学三所,卫生院、广播站各一个,企业13个。苏木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
物有猞猁、狐狸、黄羊、野驴、盘羊、野马、野骆驼;矿产资源有芒硝、萤石、石英、石油、
锰等。公路通乌兰花。

土格木 村。“土格木”系蒙古语,意为洼地。因座落于凹地,故名。人口470,其中蒙古族
154人,满族3人。以牧为主。系卫境苏木驻地。地处陶勒盖乌拉山正南三公里,呈长方形
聚落。

尚德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11公里。“尚德”系蒙古语,意为“泉”。原名鸿嘎鲁音尚德,后
简称尚德。有居民11户。以牧为主。系乌拉嘎查驻地。依山呈长方形聚落。

海日音苏莫 村。在苏木驻地西北46公里。“海日音苏莫”系蒙古语,意为山梁上的庙。因
位于山梁,且有庙,故名。居住16户。以牧为主。系额尔登朝克图嘎查驻地。座落于山坡
上,呈弧形聚落。

阿日善图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64.5公里,在小山丘之间。“阿日善图”系蒙古语,意为温
泉。因岩石里有泉,故名。人口34,其中蒙古族17人。以牧为主。系卫境嘎查驻地。呈长
方形聚落。有通往苏木简易公路。

布楞 村。在苏木驻地东南18公里。“布楞”系蒙古语,意为角落。座落于苏木境地东北角
落,故名。住有40户。以种植饲草料为主。系布楞嘎查驻地。呈正方形聚落。卫境——白
音敖包苏木公路经此。

脑木更苏木 政府驻地阿门乌素(村)在旗府驻地北172公里。“脑木更”系蒙古语,意为“温
顺的”。曾名脑敏额尔德尼塔拉,意为“碧蓝色的草原”。清时为四子部落牧场;顺治六年划
为四子王旗左翼东北七个苏木之一;

民国时划为左翼二区;日伪时期为四子王旗第五苏木;1951年划为萨如勒嘎查;1956年划
为脑木更苏木;1958年改为人民公社;1962年划出现卫境苏木部分,驻地由卫井(现卫境
村)迁至阿门乌素(村);1984年改为苏木。

以境内脑木更山命名。辖四个嘎查,48个自然村,51个牧点。人口1719(454户),其中蒙
古族833人,回族12人。属丘陵区,平均海拔1051米。面积2542平方公里,林地1202
亩,草场3811620亩。主要有牛、羊、马、骆驼等。苏木内盛产发菜,还有黄羊、羚羊、猞
猁等野生动物,有蒙、汉族小学各一所,卫生院、兽医站各一所。

阿门乌素 村。“阿门乌素”系蒙古语,意为“吃水井”。此地水好喝、可口,故名。驻有苏
木机关11个。居民112户,354人,其中蒙古族150人。以牧为主。是脑木更苏木驻地。
沿公路两侧呈长方形聚落。

布尔德 村。在苏木驻地东14公里。地势平坦,布尔德系蒙古语,意为(沙漠中的)绿洲。
因村南有一个水泡形成的绿洲,故名。居民四户。无牲畜。系乌兰希热嘎查驻地。沿乌兰花
至脑木更公路北侧呈长方形聚落。

额和音滚 村。在苏木驻地东北29公里。地势平坦。“额和音滚”系蒙古语,“额和”为上游,
“滚”为深。村内上水头有一眼井,因水位高,且深,故名。居民11户。以牧为主。系宝
日花嘎查驻地。沿大红山西南侧呈长方形聚落。

毛盖图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20公里,属戈壁滩。“毛盖图”系蒙古语,意为“有蛇的地方”。
因此地蛇多,故名。居民二户,无牲畜。系哈少图嘎查驻地。坐落于枳机滩呈长方形聚落。

江岸 村。在苏木驻地西南30公里,“江岸”系蒙古语,意为襁褓、摇篮。据说此地曾有形
如摇篮似的土坎,故名。居民11户。以牧为主。系江岸嘎查驻地。地处河南岸,地势平坦,
呈长方形聚落。


----------------------------------――
青城刀客 电子文档整理   青城驿站(http://www.qingis.com)  2007年9月18日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